[实用新型]程控交换机用户线信号检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105.0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和康元;吴贵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钟淑云 |
地址: | 7106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控交换机 用户 信号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程控交换机用户线信号检测器。
背景技术
程控交换机用户线信号检测器是公共电话交换网用户电话终端设备,用于程控电话交换网进行数字通信或电话交换网远程控制设备中对交换机用户线信号检测与解调的装置。
程控交换机用户线的常用信号有振铃信号、拨号音、忙音、回铃音以及主叫号码信息,即来电显示,来电显示包括月、日、时间、主叫电话号码。目前用于用户线信号检测装置很多,但功能都较单一,有的装置只能检测振铃信号和判断信号音,即拨号音、忙音、回铃音,有的装置则只能解调来电显示信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了上述用户线信号检测装置功能单一的缺点,提供一种功能全、电路简单、工作可靠的程控交换机用户线信号检测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对整机进行控制的单片计算机电路;摘机挂机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单片计算机电路;振铃检测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摘机挂机电路、输出端接单片计算机电路;信号音检测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摘机挂机电路、输出端接单片计算机电路;来电显示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摘机挂机电路、输出端接单片计算机电路。
本实用新型将电话摘机、挂机操作、信号音识别、来电显示解调功能结合为一体,在单片计算机电路的控制下,检测振铃信号,进行摘机、挂机操作,判断拨号音、忙音、回铃音信号并能解调来电显示信号,克服了现有用户线信号检测装置只能检测信号音或只能解调来电显示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具有功能全、电路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可在电话交换网数字通信或电话交换网远程控制设备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方框图,参见图1。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是由摘机挂机电路、振铃检测电路、信号音检测电路、来电显示电路、单片计算机电路连接构成。摘机挂机电路的输出端接振铃检测电路、信号音检测电路、来电显示电路,振铃检测电路、信号音检测电路、来电显示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计算机电路,单片计算机电路的输出端接摘机挂机电路。
摘机挂机电路在单片计算机电路的控制下对程控交换机用户电话线进行摘机或挂机操作。摘机挂机电路在单片计算机电路控制下处于挂机状态时,信号音检测电路与摘机挂机电路之间断开,振铃检测电路和来电显示电路与摘机挂机电路连接。摘机挂机电路在单片计算机电路控制下处于摘机状态时,振铃检测电路和来电显示电路与摘机挂机电路之间连接断开,信号音检测电路与摘机挂机电路之间连接。
挂机状态时振铃检测电路可通过摘机挂机电路对电话线上有无振铃信号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果送给单片计算机电路,来电显示电路可接收电话线上的来电显示信息。电话线上出现振铃信号时,单片计算机电路接收到振铃检测电路送来的振铃信号,并在第一声振铃与第二声振铃之间接收来电显示电路送来的月、日、时间、主叫电话号码信息。单片计算机电路在检测到预先设定的振铃次数后控制摘机挂机电路进行摘机操作,信号音检测电路开始接收电话线上的信号音,并将拨号音、忙音、回铃音转换为不同长度和间隔的脉冲信号,送给单片计算机电路,由单片计算机电路分辨出是拨号音、忙音还是回铃音信号。
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摘机挂机电路由插座J1、继电器RLY1、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2、二极管D5、二极管电桥D6、变压器T1、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6连接构成。电话信号由插座J1输入,插座J1的1脚接变压器T1初级的一端和振铃检测电路、2脚接继电器RLY1的P01端和振铃检测电路以及来电显示电路。变压器T1初级的另一端接二极管电桥D6的1脚,变压器T1次级的一端接信号音检测电路、另一端接地。二极管电桥D6的4脚接电容C6的一端通过电阻R7接三极管Q3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6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2脚接三极管Q3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二极管D5的负极并通过电阻R8接三极管Q3的基极、3脚接继电器RLY1的P02端。二极管D5的正极和电容C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基极。继电器RLY1线圈的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接电源正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单片计算机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音量的拨轮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屏直板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