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柱轮辐式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2184.5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0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吕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1/26 | 分类号: | G01L1/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25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辐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感测衡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对荷载压力进行高精度感测的称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用的摇柱传感器,其弹性体都是柱式结构,这种结构传感器的抗侧向力和抗偏载能力差,由于弹性体本体的高度大,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横向力和弯矩的作用而造成测量误差,限制了测量范围。轮辐式传感器虽然克服了摇柱式传感器的以上缺陷,但它却存在结构比较复杂、安装程序烦琐、现场施工周期长及工作效率低等不利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可靠且使用效果好的摇柱轮辐式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抗侧向力和抗偏载能力差、测量误差大、安装程序烦琐及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摇柱轮辐式传感器由基座、弹性体和上、下摇柱组成,其中,所说的弹性体由一个装在基座上的轮箍和4个或8个对称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的轮辐构成,上摇柱作为弹性体的轮毂通过各轮辐的连接支撑悬挂在弹性体的中部,下摇柱设于基座的下部。实际结构中,该传感器中的轮箍、轮辐与上摇柱可由整块金属材料一体加工制成。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形成的称重传感器,其弹性体部分为轮辐式结构形式,而弹性体上下承压部件则均采用摇柱形式,经此改进后的实际传感器产品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一、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自然线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是采用整块金属加工出来的,因此在弹性体受力后,受剪切截面的尺寸变化很小,可以避免由于尺寸变化而产生的误差。又由于弹性体是整体结构,所以热膨胀各向一致,这样在变换电路中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偿。
二、由于轮辐式弹性体具有对称性,它可以经受较大的偏心载荷和水平侧载,并能消除测量误差。
三、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刚度大、频率响应高、耐过载能力强。
四、该传感器的高度比传统的柱式传感器低得多,提高了测量精度,测量范围广。
五、由于弹性体上下均采用摇柱结构,在传感器受力时可自动对中,并且传感器复位快,更适用于动态的准确测量。
六、安装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制作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摇柱轮辐式传感器的弹性体采用轮辐式结构形式,它由一个装在基座4上的轮箍3和四个(或八个)对称设置在轮箍3内壁上的轮辐2构成。弹性体上下均采用摇柱结构,其中上摇柱(轮毂)1通过各轮辐2的连接悬挂在弹性体的中部,上摇柱1底端与基座4不相连,下摇柱6设在基座4的下部。实际结构中,传感器中的轮箍3、轮辐2与上摇柱1可以由整块金属材料一体加工制成,也可以由分立部件相互连接形成。图中标号5为六角头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检夹具
- 下一篇:移动硬盘加密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