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中电解电容和其均压电路板的安装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2351.6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石全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爱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2 | 分类号: | H01G2/02;H01G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霞 |
地址: | 710119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电解电容 压电 安装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中多个电解电容和其均压电路板的安装结构,尤其涉及电源中电解电容和其均压电路板的安装模块。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是电源电路中常用到的元件,特别是在电源的整流滤波电路中它常用于滤波。在滤波电路中通常需要电解电容先两两串联,然后再并联,如图7所示,同时还需要在每个电容上安装一个均压电路。在已有技术中,电解电容常采用如图8~10所示的安装结构,即将电解电容1直立并排安装在一个底板上,用串联导电条11将两个电解电容串联起来,再用正、负导电条12、13将串联的电解电容并联起来,在电解电容的两个电极上设有导电铜柱14,通过导电铜柱将均压电路板15并联安装在电解电容的正、负极上。这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电解电容的直立式安装,其上端的正、负导电条与相邻电路的电连接需进行从上到下的跨度才能连接得上,这就使得电解电容与相邻电路的引线较长,增加了寄生电感,对电气性能有不利的影响;二是由于上、下跨度引线的关系,它与相邻电路之间需要较大的安装间隔,对电源的小型化不利,也难以适应狭小空间的紧凑安装;三是电解电容模块化程序不高,维修更换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源中电解电容和其均压电路板的安装模块,以实现元件安装的模块化,并使其适于狭小空间的安装,减少寄生电感,同时方便现场检测和维修更换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它具有多个电解电容和安装在电解电容上的均压电路板,所述的多个电解电容按首尾同方向并排排列,并横卧式通过一个机械结构连为一体,其改进是:在多个电解电容的正负电极上装有一个叠层导电片,该叠层导电片由串联导电条、正极导电板和负极导电板及设在它们之间的绝缘板重叠构成,在所述串联导电条的上端连有一个直角折弯的串联引脚,在正导电板的上、下两端设有多个直角折弯的正极引脚、在负导电板的上、下两端设有多个直角折弯的负极引脚,所述均压电路板位于叠层导电片的上端、并通过叠层导电片上端的串联引脚和正、负极引脚实现电解电容与均压电路板的电路连接和机械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下:
所述的连接多个电解电容的机械结构由一对绝缘夹板和一个安装支架构成,所述多个电解电容按首尾同方向并排排列而被夹在该对绝缘夹板中,并且该对绝缘夹板横卧式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支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结构将多个电解电容和均压电路板组合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块,便于现场维修拆卸和更换,特别是采用了叠层导电片的结构,一是可以使均压电路板改变安装方向,使其面朝机箱门,有利于现场检测,二是正、负导电板引脚全部位于底线处,不仅有利于与相邻电路的紧凑安装,更重要的是减小引线长度,抑制了寄生电感,故它具有结构合理、寄生电感小、适于狭小空间安装、更换方便、便于现场检测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4、电解电容与串联导电条的连接示意图。
图5、民航飞机电源机箱打开侧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的A向(本模块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7、已有电解电容的电路连接图。
图8、已有电解电容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图8的左视图
图10、图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图3所示电路为例说明本模块的结构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爱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爱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宽频响移频反馈控制器
- 下一篇:非金属抗电磁波外壳复合体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