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579.5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耐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H01R24/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宏 |
地址: | 710065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具体地说是可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线路板上,通过配对连接器的作用而切断射频(RF)子回路,导通高频回路实现通道转换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固态开关是用于控制射频信号传输路径及信号大小的控制器件,在无线电通信、电子对抗、雷达系统等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用途。随着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移动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对收发切换开关的开关速度、功率容量、集成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固态开关虽然速度很快,但其功耗较大、寿命较短。尤其在移动通信基站中,对部件的要求更需要功率容量大、低功耗、高寿命的开关。并且用固态开关实现功能的印制板的结构也相当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耗较小、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操作方便且转换速度快的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在外壳上固定有插销和内导体,插销的内端与固定连接在绝缘子上的可动端子离合配合,内导体穿入可动端子内并对应于中心导体的孔;由弹簧、中空按压体、可动端子、绝缘子和中心导体构成的可动连接件在外壳内滑动。
其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弹簧位于按压体和外壳之间的空间内,按压体和外壳之间还设有一个弹性接触件。
在外壳内设有一个端面E;在按压体的端头具有一个端面F。
绝缘子套接于按压体和中心导体之间。
本连接器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也低,但却解决了功率容量小、功耗高、使用寿命短等不足,通道切换迅速,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非常适合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使用。还具有装配容易、携带轻巧、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换通道后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连接器的初始结构状态如图1所示,它具有一个外壳10,在外壳10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内导体3,在与内导体3轴向相垂直的外导体10的相应部位又固定连接一个插销2,这个插销2的内端伸入外壳10内。在外壳10内还同心逐层套接有中空按压体9、绝缘子8和中心导体5,绝缘子8的内端固定连接一个可动端子4,内导体3与中心导体5的孔相对应。外壳10与中空按压体9之间设有弹簧11和弹性接触件1。中空按压体9的端头具有端面F,外壳10内具有一环行端面E。中心导体5与可动端子4之间留有间隙。
在外壳10内还具有固定内导体3的绝缘子7和固定插销2的绝缘子6。
由中空按压体9、绝缘子8、可动端子4和中心导体5构成的可动连接构件能够依靠弹簧11的弹性在外壳10内轴向滑动。
此时,内导体3不与中心导体5接触,AB之间电路端开,而插销2与可动端子4接触,导通CB通道。
当配对连接器(安装于另一同轴电缆组件中的插针式连接器)插入中心导体5时,由于其外力FR的作用,由中空按压体9压迫弹簧11,通过绝缘子8和中空按压体9带动整个可动连接构件朝内导体3的方向轴向滑动,可动端子4即离开插销2,断开CB电路;再继续滑动后,内导体3插入中心导体5的孔内,使AB电路导通。此时端面F和E完全重合而实现限位。
弹簧11既可以弥补机械加工公差造成的轴向误差,又可以使阴、阳连接器在对插时保证电气基准面充分接触,实现良好的电气性能。
若撤去配对连接器后,本连接器又会恢复如图1所示的结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耐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科耐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带有填充条的双绞线电缆
- 下一篇: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