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孔定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449.3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赵建宁;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A61B17/16;A61B17/72;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锁髓内钉 远端 锁孔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便于确定交锁髓内钉上的固定用螺钉孔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孔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交锁髓内钉由于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长管状骨干骨折,它具有固定牢固,避免骨折的轴向和旋转畸形的发生。但由于交锁髓内钉在植入骨干时受到骨干生理特征的影响其插入端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另一端变表量较小可忽略不计),而由于人体个体差异的存在,变形量各不相同,如果按照常规方法在骨干上钻孔,那么所钻的孔就很难对准交锁髓内钉插入端上的锁孔,远端锁钉常常无法正确与钉体上的锁孔对准,以致无法固定,必须重新定位钻孔,这样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而且如果所钻孔过于接近会造成螺钉固定不牢,术后锁钉松动、退钉,增加手术感染机会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准确地对交锁髓内钉上的远端锁孔进行定位是提高手术效率,改进手术质量的关键,为此,广大骨科工作者正在研制各种各样的体外定位装置来克服因锁钉变形而造成的钻孔不准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定位装置大多采用的是体外模拟标准曲度定位,但由于长管状骨干是有生理曲度的,并且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无法制定统一标准,必然造成定位不准。为此,申请人曾利用光学反光原理设计了一种光学定位装置(详见申请号为200510041034.6的发明专利申请),但这种定位装置由于结构复杂,尤其是对激光发生器的要求高,光线反射制约因素多,计算工作量较大,随动系统设计和制造较为困难,因此其实用性不高,为此研制一套精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利用光学原理的定位系统仍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光学定位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安装调试不便、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的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孔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孔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刚性内窥镜2、CCD3、支架4、参考杆5、计算机系统6组成,支架4上设有与交锁髓内钉1相连的连接件11,刚性内窥镜导杆2从支架4的外侧穿过连接件11后伸入交锁髓内钉1中,CCD3安装在内窥镜2的目镜端上并与计算机系统6相连,在交锁髓内钉1远离支架4的一端中安装有定位参考物7,参考杆5的一端也固定连接在支架4上且其中心线与交锁髓内钉1的中心线平行,在参考杆5远离支架的一端上安装有变形量参考尺8,参考尺8与支架4相平行并与参考杆5的刚性段相连而不随参考杆5的变形段产生位移;在参考杆5上设有与交锁髓内钉1上穿装固定螺钉的通孔9相对应的套管或标志10。
所述的安装在交锁髓内钉1中的参考物7或为发光参考物,或为不发光参考物,当它为发光参考物时,所述的内窥镜2不带照明装置,当参考物7为不发光参考物时,所述的内窥镜2带有照明装置。
所述的参考杆5由刚性段501和可变形段502组成,其中刚性段501与支架4相连,刚性段501还刚性连接有一个用于安装参考尺8的连接杆503,所述的套管或标志10位于可变形段502上。
所述的刚性段501的长度为10-15cm。
所述的连接件11与支架4整体相连的管状结构,它可通过常规的销、孔结构或键、槽结构实现与交锁髓内钉1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数码摄影技术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相结合,通过分析主要变形方向的图像位移从而准确确定插入端螺钉孔的位移量,计算机编程简单易行,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可完全替代现有的X光定位方法,避免手术医生受到X线辐射。
2、与激光定位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内窥镜、CCD摄像头、计算机等均为十分成熟的产品和技术。
3、使用方便,手术人员通过计算机屏幕既可方便地获取锁钉孔的位移量,通过移动参考杆的悬伸端相同的位移量,对照参考杆上的套管或类似的定位标志的位置即可方便地实施钻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与本实用新型相配的交锁髓内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