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管路可调节型喷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723.7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8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郝鸿彬;孙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火电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 | 分类号: | B05B1/30;F28C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沈戟 |
地址: | 22400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管路 调节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管路的减温减压装置,特别是蒸汽管路减温减压装置的喷嘴。
背景技术:
减温减压装置的减温过程是通过喷嘴向过热蒸汽喷射降温水,降温水通过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过热蒸汽温度降低。现有喷嘴多为固定式喷嘴,固定式喷嘴上的小孔固定排列,不可调整。如:笛状固定喷嘴或环状固定喷嘴。笛状固定喷嘴是在空心管上钻出喷水小孔,环状喷嘴是在弯制的小管或类似文氏里管的管道内侧加工出环槽后钻出许多喷水小孔。笛状固定喷嘴或环状固定喷嘴均固定安装在蒸汽管路上,笛状固定喷嘴或环状固定喷嘴上的带喷水小孔的部分位于蒸汽管路中。当需要给过热蒸汽降温时,通过调节阀调节好降温水的水量后,再输送到固定式喷嘴,调节好的降温水从固定式喷嘴的喷水小孔中喷出,与蒸汽管路中的过热蒸汽混合后,达到降低过热蒸汽温度的目的。无论是环状喷嘴还是笛状固定喷嘴,喷水小孔的数量是一定的,不可调整。对过热蒸汽进行降温处理时,降温水会从这些固定不变的喷水小孔中喷出。若需要进行降温处理的过热蒸汽的流量发生变化时,需要的降温水的用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喷水小孔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旦降温水用量变化,降温水从喷水小孔中喷射出来的速度会发生变化。降温水的速度变化会影响蒸汽降温的效果。若降温水的速变慢了,降温水则会从喷水小孔中流淌出来,而不是以喷射状态(雾状)喷出,使得降温水与过热蒸汽混合不好,疏水量加大,降温效果差。若降温水的速度快了,降温水则以高速、雾状从喷水小孔中喷出,短时间内对过热蒸汽的降温效果良好,但运行时间长了,喷水小孔易磨损,喷水小孔磨损使喷水小孔的孔径加大,结果造成降温水经喷水小孔的喷射速度降低,雾化效果恶化,降温效果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降温效果好的蒸汽管路可调节型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含有喷嘴座,喷嘴固定在喷嘴座上,喷嘴的侧边上有若干喷水小孔,喷嘴的下端口封闭,喷嘴的上端口与阀盖的内腔通连,还含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阀盖的内腔与喷嘴的内腔滑动配合,活塞杆的轴向有盲孔,在活塞杆上与盲孔底部及喷嘴上部对应位置处有若干小孔。
活塞杆上的小孔个数与喷嘴上喷水小孔的个数成正比函数关系。
还含有节流套,节流套安装在阀盖的内腔中,活塞杆上有活塞块,活塞块与节流套内腔滑动配合,节流套的侧边上有若干小孔。因为有了节流套,当降温水压力过高时对其进行节流,有效地防止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节流套上的小孔个数与活塞杆上的小孔个数、喷嘴上喷水小孔的个数成正比函数关系。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允许蒸汽管路中的过热蒸汽流量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因为活塞杆上的小孔个数与喷嘴上喷水小孔的个数成正比函数关系,以及节流套上的小孔个数与活塞杆上的小孔个数、喷嘴上喷水小孔的个数成正比函数关系,保证了通过活塞杆上处于打开位置的小孔的降温水的流量,与通过喷嘴上处于打开位置的小孔的降温水的流量成正比函数关系,当蒸汽管路中的过热蒸汽流量较大时,调节活塞杆的位置向上移动,增加喷嘴上处于打开位置的喷水小孔的个数,当蒸汽管路中的过热蒸汽流量较小时,调节活塞杆的位置向下移动,减少喷嘴上处于打开位置的喷水小孔的个数,使降温水从喷嘴上的喷水小孔中喷出时能按设计速度的要求喷射到过热蒸汽上,雾化效果好,无水击,疏水量少,大大降低设备温度交变应力,设备使用寿命延长,降温后的蒸汽干度高,降温性能优越。在过热蒸汽流量变化时,降温水量的调节与喷嘴上的喷水小孔的调整均通过控制同一活塞杆作上下运动来实现,瞬时即可同步完成,使降温调节更灵敏,无滞后,同时也简化了降温系统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嘴的喷水小孔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嘴的喷水小孔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块;2--节流套的内腔;3--节流套;4--阀盖的内腔;5--阀盖;6--活塞杆;7--小孔;8--降温水进水口;9--小孔;10--喷嘴的上端口;11--喷嘴座;12--盲孔;13--喷嘴;14--喷水小孔;15--喷嘴的内腔;16--喷嘴的下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火电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火电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