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永磁电机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086.5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81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鹤;曹建文;瞿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永磁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特别是一种结构改良的永磁电机转子,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永磁电机转子上磁钢的固定安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胶粘剂直接粘贴在转子本体的内腔表面或外表面,如图4所示,它是将复数枚磁钢2均布地设置在转子本体1的内腔表面,各磁钢2间通常采用尺寸尽可能小的隔磁条4(以方便使磁钢2的有效面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降低制造成本),磁钢2和隔磁条4均采用胶粘剂直接与转子本体的内腔表面粘接,磁钢的这种固定安装方式存在的缺陷是:由于运行时随着电磁效应能量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及电机高速运转中产生的热量,不仅降低了磁钢2的耐冲击性能,而且使胶粘剂受热失效,常常会发生磁钢脱落现象,造成设备的损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身事故;另一种是采用螺钉拧紧安装,如图5所示,它是将复数块磁钢2均布地设置在转子本体1的内腔表面,相邻的磁钢2间由不锈钢压条5压住,不锈钢压条5通过螺钉6固定在转子本体1上,磁钢的这种固定安装方式存在的缺陷是:首先,由于转子本体1通常为圆柱体,在圆柱体上均布打孔,存在一定的加工难度,不仅费工费时、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不容易保证孔位精度;其次,为了保证在不锈钢压条5上设置螺钉6,需确保压条5具有足够的宽度(该宽度远大于上述隔磁条4的宽度),并且磁钢2与不锈钢压条5贴合的地方必须制作成带倒角的特殊形状,使得磁钢2的有效面积变小。因此,一方面为了确保磁钢的输出磁通,对于同样规格的电机,磁钢损失的宽度需采取增加长度的方式来弥补,另一方面由于连接螺孔必须加工在转子本体1的圆柱面上,为分度准确,必须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所以对电机整机而言,制造成本大而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磁钢固定牢靠、制造成本低而经济的结构改良的永磁电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1、设在转子本体1的内腔11中的复数枚磁钢2,其特点是:在所述的转子本体1的内腔11中增设有一磁钢固定架3,该磁钢固定架3上间布有用于安装磁钢2的复数个磁钢定位腔31,在各磁钢定位腔31的腔沿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夹持磁钢2的磁钢夹3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钢固定架3为冲模成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钢定位腔31、磁钢夹32随磁钢固定架3成形时一体地成形于磁钢固定架3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钢固定架3的材料为带弹性的非导磁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弹性的非导磁材料为不锈钢或磷青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钢定位腔31在磁钢固定架3上呈纵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钢夹32形成于各磁钢定位腔31左、右两侧的腔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钢夹32的上部向外开口而形成有导向面321、下部则向内开口而便于卡住磁钢2。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转子本体1的内腔11上形成有内腔止口111。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优点之一、由于在转子本体1的内腔11中增设有磁钢固定架3后,使得磁钢2在与转子本体1的内腔11表面粘接后由磁钢固定架3上的弹性磁钢夹32牢牢卡住,因而磁钢2固定牢靠,不会发生脱落现象;之二、由于磁钢2置于磁钢固定架3的磁钢定位腔31中,由磁钢固定架3将周圈的磁钢2连接成一体,故可省去已有技术中的隔磁条和不锈钢压条,使得磁钢2无需制作成带倒角的特殊形状、也无需增加长度,更而无需再在圆柱体的转子本体1上打孔,从而可方便加工、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简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磁钢夹32的截面结构图。
图4为一已有技术结构简图。
图5为另一已有技术结构简图。
图中:1.转子本体、11.内腔、111.内腔止口;2.磁钢;3.磁钢固定架、31.磁钢定位腔、32.磁钢夹、321.导向面;4.隔磁条;5.压条;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给出的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0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饮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