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接、插接式塞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167.5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9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国良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L1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塞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接、插接式塞门,属于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阀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通常是采用一个中间连接体将阀门的两端内螺纹连接过渡之后,再与管道连接头连接,从而实现阀门的管路安装。拉接、插接式塞门主要由阀体、阀盖、阀杆、牛楠等四部分组成。采用阀盖旋在阀体上,通过牛楠将阀杆锁紧在阀体上。上述连接方式是将阀门内螺纹与外螺纹接头中间连接后,再与装置接头重复多头连接,因此,费料又费时,安装很不方便,泄漏点增多,密封性差,易产生“跑、冒、滴、漏”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拉接、插接式塞门,其既省料又省时,能减少多个泄漏点,易于安装一步到位;能减少硬密封连接同轴度的要求,使连接的硬密封更加简捷、可靠,可杜绝连接上所产生的“跑、冒、滴、漏”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阀盖通过螺纹旋在阀体上,阀杆安装在阀体上,牛楠通过螺纹旋在阀体上,其特征是阀体管路连接端制成外螺纹,且连接端内孔制成内锥孔,阀体的连接端外螺纹与管道接头螺帽连接,拉动管道接头与阀体的内锥孔紧密结合。
所述的管道结构制成球面形状。所述的阀体外的两连接端制成六角形。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阀门外螺纹直接与管路装置接头连接,既省料又省时,减少了多个泄漏点,易于安装,实现了安装一步到位;2、由于同时采用内锥孔硬密封连接,实现非同轴的连接,减少了硬密封连接同轴度的要求,使连接的硬密封更加简捷、可靠,杜绝了连接上所产生的“跑、冒、滴、漏”现象;3、重量轻、使用方便,可广泛使用于石油、化工、轻工、交通运输、医药、食品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接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1、阀盖2、阀杆3、牛楠4、外螺纹5、管道接头螺帽6、管道接头7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阀盖2通过螺纹旋在阀体1上,阀杆3安装在阀体1上,牛楠4通过螺纹旋在阀体1上,从而将阀杆锁紧阀体1,阀体1管路连接端制成外螺纹5,且此连接端内孔制成内锥孔,管道接头7制成球面形状,阀体1的连接端外螺纹5与管道接头螺帽6连接并锁紧,拉动管道接头7的球面与阀体1的内锥孔紧密结合,起到定位、密封连接的作用(即拉接式)。而另一端可根据需要,制成一般外螺纹连接(即插接式)或制成拉接式。阀体1的两连接端制有六角外形,更便于使用扳手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国良,未经朱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