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生物质两级压缩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730.9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陈枫;李家民;王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00 | 分类号: | B30B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1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生物 两级 压缩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杆等固体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等固体生物质因其能源低密度的特性,应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直至被逐渐淘汰。大量的秸秆集中焚烧说明了这一状况。
为了使秸秆等固体生物质作为能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避免集中焚烧带来空气污染,必需首先解决秸秆等固体生物质的致密成型问题。
当前,秸秆致密成型设备有螺旋挤压成型机、环模冷挤压成型机、液压成型机、曲柄连杆压力成型机等,但是,已有的成型设备都是一级挤压成型,生产效率低、能耗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如此,所有上述设备都存在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也就是在挤压成型过程中,模具磨损严重,这必然增加了产品成本,并减少了有效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率、低磨损的固体生物质两级压缩成型机,以提高成型压块的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提高其作为燃料的品质,同时,降低磨损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设置由变径螺旋挤压装置构成的一级预压机构,在所述变径螺旋挤压装置的出口处、与其处在同轴位置上、以串联的方式设置由一对轧辊构成的二级滚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有下料斗设置在变径螺旋挤压装置的入料口上,位于变径螺旋挤压装置出口处的出料筒是以其矩形出口衔接在二级滚压机构的入料口上,并有定型导料筒承接在二级滚压机构出料口。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变径螺旋挤压装置的一级预压,可以将松散物料按压缩比为1∶5预压成密度为0.3T/m3的预压料,再经二级滚压,最终可以获得密度达1.2T/m3左右的棒状成型燃料,大大提高了固体生物质作为燃料的能源品质,提高其作为燃料的可利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在高压段利用滚压技术取代挤压技术,消除了在该段位上物料与成型筒内表面的磨损,从而使设备经久耐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量。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二级压缩,较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生物质的利用提供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下料斗、2变径螺旋挤压装置、3上辊、4下辊、5定型导料筒、6齿轮箱、7轧辊支架、8主电机、9底座、10支架、11电机、12出料筒。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设置由变径螺旋挤压装置2构成的一级预压机构,在变径螺旋挤压装置2的出口处、与其处在同轴位置上、以串联的方式设置二级滚压机构,图1所示,二级滚压机构是由上辊3和下辊4构成一对轧辊。
如图1、图2所示,具体实施中,常规设置的下料斗1设置在变径螺旋挤压装置2的入料口上。
本实施例中位于变径螺旋挤压装置2的出口处的出料筒12是以其矩形出口衔接在二级滚压机构的入料口,并有定型导料筒5承接在二级滚压机构出料口。
设置一级预压机构的压缩比为1∶5,为此,一级预压的预压密度约为0.3T/m3的;设置二级滚压机构的压缩比为1∶4,则物料经过一级预压和二级滚压之后,其产品密度可达约1.2T/m3。
具体实施也可以是:
在齿轮箱6中设置变速齿轮,操作者可以通过改变齿轮的传动比,从而获得在一定范围内的所需密度的产品。
配装方式是除了下料斗1之外,其它所有机件都可以共同设置在同一底座9上,包括一对轧辊通过轧辊支架7设置在底座9上,变径螺旋挤压装置2通过支架10设置底座9上,电机11和主电动机8同样都固定设置在底座9上。
图2所示为成型机双头并列,这种形式便于操作和设备维修,布局合理占地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枕悬伸下垂分段变形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凉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