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除磷脱氮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806.8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华伟;蒋岚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卫华 |
地址: | 214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磷脱氮 组合式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除磷脱氮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属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以将污水调节池、水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等工艺组合一体的高效脱磷脱氮A2/O组合工艺。
背景技术
典型的A2/O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三部分矩形池体组成,简称A2/O,当改变厌氧、缺氧前后顺序时便成为倒置A2/O工艺,二沉池通常为圆形且单独设立。也有对布置成沟渠形的氧化沟将二沉池布置在中心,A2/O在二沉池外形成同心园,如中国专利CN03223656.5公开了“一种采用A2/O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自内向外依次为二沉淀池、厌氧沟、缺氧沟、好氧沟组成,沉淀池在氧化沟内,这种设计对于单组池体虽然节约了池与池之间的空地,共用墙壁也省去了池与池间的连接管,整个氧化沟组合成巨大的圆形,其不足之处有:无内回流,对于总氮去除要求高的应用场合,需外加硝化液回流系统;受二沉池尺寸的限制,单池处理能力小,只适合小规模污水厂;虽单个大圆池占地小,但当设置二组及以上的应用场合,多个巨大的圆(或椭圆)形池形成圆池间的空地更多,造成了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变得更大;也有主体工艺为奥贝尔(Orbal)氧化沟的这种上述组合,但由于奥贝尔(Orbal)氧化沟无厌氧段,除磷效果受到影响,且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的设计停留时间最小16小时,为高效除磷脱氮A2/O工艺设计停留时间最小8小时的两倍,占地造价都比较大;因此使前述两种组合工艺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此外对含工业废水较多的场合由于COD较高和水量变化较大,必须设置水解酸化和调节池时,圆形或椭圆形池体和矩形池体在组合方面对土地利用劣势便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效除磷脱氮且污水停留时间短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创新在于二沉池和厌氧池或厌氧、缺氧池同时设计在一个椭圆形池体内,圆形二沉池与椭圆形池体共享半圆墙体,二沉池外的椭圆形池体则设计为厌氧池或厌氧、缺氧池,椭圆形池体的外四周设计成好氧池,具体是这样来实施的:高效除磷脱氮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由一矩形池体和一椭圆形池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椭圆形池体位于矩形池体内,所述的矩形池体内壁与椭圆形池体外壁形成的区域设为好氧池,二沉池、厌氧池或者厌氧池与缺氧池设于椭圆形池体内,椭圆形池体是由平行的两面直墙以及直墙两端的半圆墙体连接而成,椭圆形池体一端布设一圆形二沉池,所述的圆形二沉池与椭圆形池体共享半圆墙体,二沉池外的椭圆形池体设计为厌氧池或厌氧池与缺氧池。半圆弧墙能使位于外部的好氧池具有最佳的水力条件,本设备中二沉池外壁与椭圆池体另一端的半圆墙体间不设中间隔墙,是一个厌氧池,则厌氧池和好氧池以AO工况运行;若在二沉池与椭圆池体另一端的半圆墙体间设置一中间隔墙,则中间隔墙与椭圆形池体内壁、二沉池外壁形成的两个区域分别布设为厌氧池和缺氧池,设计时通过改变中间隔墙的位置可以改变厌氧池、缺氧池的容积和停留时间,改变厌氧、缺氧的次序可以有A2/O、倒置A2/O两种不同的工艺运行状态,以适合不同的进水氮磷浓度状况及去除率要求。
本实用新型椭圆形池体的两直墙间还可以设置一分隔墙,该分隔墙根据设备布置的要求可以与二沉池外壁相离、相切或相交;该分隔墙与二沉池外壁、椭圆形池体内壁形成的两个空间用来作为污泥回流区和硝化液回流区,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因矩形池体内部布置了由二沉池、厌氧池、缺氧池、污泥回流区和硝化液回流区等构成的椭圆形池体,使好氧池成为几何环通的沟渠,当好氧区域使用推进器形成环流时,好氧部分便成为氧化沟;当好氧池环流设计成氧化沟时,可在矩形池体的四角处设置圆弧形导流墙,以降低好氧池环流阻力,角区局部缺氧,利于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相邻两角处的导流墙还可连成一体,导流墙末端与矩形池体内壁相离或相交,这样导流墙与矩形池体四角处的内壁形成的两个端部区域则可以部分或全部设置成好氧池内较大的局部缺氧区,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这对于运行在上述AO方式时,强化了脱氮的作用;导流墙末端与矩形池体内壁相交后,导流墙与矩形池体四角处的内壁形成的端部封闭区域则可以用于设置成水解池或调节池。
本实用新型由于中间部分为厌氧缺氧区,故只需安装搅拌设备,外部为沟渠形,可以使用目前各类充氧设备:微孔高效嚗气、叶轮表嚗、转刷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