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867.4 | 申请日: | 200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1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常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闪存盘(USB FlashDisk)已成为目前市场上最为普及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之一,其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产品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来实现的。该种电连接器一般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壳体、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其中金属壳体上或下表面中间设有铆接点,而该金属壳体两侧端设有与电路板相焊接的焊接脚,该种电连接器在使用中需要反复插拔,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绝缘本体,竖直方向的力则作用于铆接点,使得铆接点容易发生开裂,影响电连接器的使用。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接插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其中金属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由上盖板及沿上盖板外侧延伸的侧壁组成,侧壁向外延伸有第一翼部,下壳体向外延伸有与第一翼部相应的第二翼部,第一翼部与第二翼部其一设有铆接开口,另外一个设有铆接脚,铆接开口和铆接脚铆合后与电路板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电连接器插拔时,由于铆接位置在金属壳体外侧延伸的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且铆接开口和铆接脚铆合后经过焊接,结合强度提高,可有效防止金属壳体的开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金属壳体2、收容于金属壳体2内的绝缘本体3、收容于绝缘本体3内的若干端子4,其中,金属壳体2分为上壳体20和下壳体21,上壳体20向外延伸有用于铆接的铆接开口2012,下壳体21设有相应的铆接脚2102,铆接开口2012和铆接脚2102形成铆接部(未标示)。
绝缘本体3由本部30及由本部30向前延伸的舌部31组成。其中,本部30底端横向设有两个定位挡块302,在两个定位挡块302中间设有若干由挡块(未标示)间隔的收容端子4的第一收容槽301,在本部30顶端还设有开槽303用于和上壳体20连接,开槽303两槽壁设有凸缘304。另外,舌部31设有收容端子4的第二收容槽310。
上壳体20由上盖板200及由上盖板200向两侧延伸的两侧壁201组成,其中上盖板200后端设有上开口2000,上开口2000内设有卡持片2001,可卡持于绝缘本体3本部30的开槽303中,另外,侧壁201还向外延伸有第一翼部202,第一翼部202上设有铆接开口2012。下壳体21后端开设有下开口2100,下开口2100两侧延伸设有固持绝缘本体3的卡钩2101。在下壳体21两侧延伸有第二翼部211,第二翼部211设有相应于上壳体20铆接开口2012的铆接脚2102。
每一端子4均包括对接部40,焊接部42,以及连接对接部40和焊接部42的连接部41。组装时,连接部41和对接部40分别相应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01和第二收容槽310中,部分连接部41和整个焊接部42露于绝缘本体3后端。
组装时,请对照图2,先将若干端子4收容于绝缘本体3的第一收容槽301和第二收容槽310中,接着将收容有端子4的绝缘本体3由前向后装入下壳体21,下壳体21卡钩2101抵接于绝缘本体3的后端,同时,绝缘本体3本部30第一收容槽301两侧的的定位挡块302卡持于下壳体21下开口2100中,然后将上壳体20盖下,上壳体20的卡持片2001卡持于绝缘本体3本部30顶端的开槽303中,开槽303两侧的两个凸缘304卡持于上壳体20上开口2000中,这样上壳体20上开口2000、下壳体21下开口2100、上壳体20卡持片2001,下壳体21卡钩2101将绝缘本体3牢固的固持于上壳体20、下壳体21形成的收容空间(未标示)内。将下壳体21铆接脚2102铆接于上壳体20的铆接开口2012中。至此,该电连接器1组装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尾气颗粒捕集及再生系统
- 下一篇:新型鱼雷式铁水车倾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