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链式顶升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5349.4 | 申请日: | 200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戴卫刚;汪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8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链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链式顶升机构,属于输送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已有技术中,现有的发动机装配顶升机构通常是采用液压升降机构、发动机托盘、机架及发号开关组件等组成。由于液压升降机构自身结构原理的局限性,使得发动机顶升的速度较慢,且发动机不能够长时间保持在高位。另外,由于液压油路的泄漏会对周边工作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现有的发动机装配液压顶升机构已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生产装配的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发动机链式顶升机构,能够大大提高发动机顶升速度,使发动机长时间保持在高位;能提高发动机装配的效率,改善发动机装配环境,且不会产生漏油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发动机托盘、机架及发号开关组件,特征是采用张紧组件固定在机架的下部,驱动组件固定在机架的上部,提升链条绕驱动组件和张紧组件的链轮布置,并且将驱动组件和张紧组件连成一体,顶升轴固定在提升链条上,发动机托盘固定在顶升轴上,导向杆固定在发动机托盘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架中间部位固定发号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大大提高发动机顶升速度,使发动机长时间保持在高位;使用后能提高发动机装配的效率,能提高整体输送机系统地效率;可改善发动机装配环境,且不会产生漏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向杆1、发动机托盘2、机架3、驱动组件4、提升链条5、张紧组件6、顶升轴7、发号开关组件8、电机9、驱动轴10、驱动轮11、张紧轴12、张紧链轮13、滑槽14、开关安装板15、开关16等组成。
如图1、图2所示:机架3根据总体布局的需要固定在发动机装配区域的某一处的地坪上,张紧组件6固定在机架3的下部。张紧组件6由张紧轴12、张紧链轮13组成,张紧链轮13固定在张紧轴12上。驱动组件4固定在机架3的上部。驱动组件4由电机9、驱动轴10、驱动轮11组成,驱动轴10固定在电机9轴孔内,驱动轮11安装在驱动轴10上。发号开关组件8固定在机架3的中间部位。发号开关组件8由滑槽14、开关安装板15、开关16等组成。开关安装板15固定在滑槽14上,开关16固定在开关安装板15上。提升链条5绕驱动组件4和张紧组件6的链轮布置,并且将驱动组件4和张紧组件6连成一体,顶升轴7固定在提升链条5上,发动机托盘2固定在顶升轴7上,导向杆1固定在发动机托盘2上。
当发动机被放置在发动机托盘2上后,驱动组件4的电机启动,通过其自带的驱动链轮带动提升链条5、顶升轴7、发动机托盘2和发动机一起升高至指定的装配高度后,驱动组件4的电机停止转动并且处于制动状态,将发动机保持在装配高度,由两侧的操作工人对发动机进行装配操作,待工人完成装配操作后,驱动组件4的电机再次启动,带着提升链条5、顶升轴7和发动机托盘2一起下降至初始位置。
在顶升组件中,张紧组件6能够调整提升链条的松紧,保证驱动组件4能够正常工作,导向杆1能够保证发动机和发动机托盘2在升降过程和装配中不会产生偏移现象,从而保证发动机装配作业能够顺畅地进行,发号开关组件8在顶升轴7的触发下,能够使得发动机和发动机托盘2准确地停在预先指定的高度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