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流式节能保持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123.6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成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5 | 分类号: | B22D41/0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7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流 节能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炉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铸造中使用的自流式节能保持炉。
背景技术
保持炉是工业用炉具中的常用炉具。金属铸造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保持炉。比如铝合金铸造中,将熔融后的铝合金(铝汤)倾倒入保持炉内,以铝汤的形式储存于炉内,再以低能耗将铝汤持续加热到铸造温度并持续保持该温度随时待用。
现有技术的此类炉具,炉内保温室底部都是平面底,因而,当炉具操作过程中或停炉休息前,炉内金属液(铝汤)存量较少时,操作人员取用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流式节能保持炉,炉内金属液可自行集中流至前端取汤槽内,方便操作人员取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流式节能保持炉,包括外壳、炉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有保温室、入汤槽和取汤槽,所述保温室分别连接入汤槽、取汤槽;所述保温室底部为倾斜式底部,向取汤槽方向倾斜。
所述保温室底部的倾斜角为2°~12°。
所述入汤槽底部为倾斜式底部,向取汤槽方向倾斜。
所述入汤槽底部的倾斜角为2°~12°。
炉体与外壳之间依次设置有不沾铝渣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层和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所述不沾铝渣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层的内腔壁空间分别构成了所述保温室、入汤槽、取汤槽。
所述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厚度为12.5cm~25cm。
所述加热系统为设置于保温室上方的加热上盖,所述加热上盖包括一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盖、以及加热管,所述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盖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提供安装加热管空间的凹腔。
所述保温室液面表面积与取汤槽液面表面积之比为2.5∶1~3.5∶1。
所述取汤槽设置有控制保温室液面表面积与取汤槽液面表面积比例的加热散热比控制截角。
所述入汤槽上方设置有导汤槽。
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保持炉的缺陷,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自流式节能保持炉,炉内底部采用倾斜式炉底,当炉具操作过程中或停炉休息前,炉内金属液(铝汤)可自行集中流至前端取汤槽内,方便操作人员取用。
2、本实用新型的自流式节能保持炉,炉体与外壳之间以及保温室加热上盖使用大厚度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进行隔热保温;再以取汤槽内设置加热散热比控制截角以控制最佳加热散热面积比。因而,节能省电,性能优异,能大大降低铸造成本。经过实验检测,采用本实用新型每公斤小时铝汤耗电度低于0.009千瓦小时。
3、本实用新型的自流式节能保持炉,保温室采用密闭式造型,在操作过程中唯有取汤槽为开放式会与空气接触而直接对炉外散热,散热面积少,比传统炉具能耗低,降低铸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自流式节能保持炉,如在铝合金铸造使用中,炉内与铝汤接触的耐火壁浇铸料,采用与铝汤同质性高的不沾铝渣的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制造,不会污染炉内铝汤,而且炉内保温室能让炉内铝汤起静置、沉降作用,将铝汤内所含杂质分离,使铝汤纯度提高,减少铸造的不良品。此外,铝汤与空气接触少,因此铝合金氧化消耗少。
5、本实用新型的自流式节能保持炉,入汤槽上方设置有导汤槽,可有效防止铝汤倾倒入炉内时,铝汤飞溅,伤及操作人员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炉体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散热比控制截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其中,10炉体;11保温室;12入汤槽;13取汤槽;14加热散热比控制截角;15不沾金属渣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层;16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20加热上盖;21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盖;22凹腔;30导汤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节能保持炉,包括外壳、炉体10、加热系统。炉体10包括有保温室11、入汤槽12和取汤槽13,保温室11分别连接入汤槽12、取汤槽13。
如图2所示,入汤槽12和保温室11底部为倾斜式底部,向取汤槽13方向倾斜。其倾斜角为8°。当炉具操作过程中或停炉休息前,炉内铝汤可自行集中流至前端取汤槽13内,以方便操作人员舀出炉内铝汤。
如图3所示,炉体10与外壳之间依次设置有不沾铝渣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层15和高致密性陶瓷纤维板层16。不沾铝渣高强度耐火浇铸料层15的内腔壁空间分别构成了所述保温室11、入汤槽12、取汤槽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成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成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加固器
- 下一篇:帐篷滑动枢接座的锁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