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滚子式单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165.X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5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斯成 |
主分类号: | F16D41/066 | 分类号: | F16D41/06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11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滚子 单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单向传递扭矩的联结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及气压浮动钳盘式制动器均采用弹簧式单向器这一核心零件实现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但是在使用中暴露出明显而又严重的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弹簧式单向器,对配合件的相关参数要求非常严格,譬如其弹簧的硬度公差不到2洛氏度,尺寸公差及配合公差带也很窄,所用的特殊弹簧钢我国不生产,制造难度大,很难实现国产化,配合偶件表面的特殊形状等要求都很难控制;二是,弹簧式单向器的制动力来源于弹簧扭转产生的磨擦力,其中磨擦系数由所用材料决定,张力由弹簧扭动角度决定。但是,这两个要数值都非常有限,再加上使用时发生磨损和疲劳,磨擦系数和张力都会变得越来越小,这就注定了弹簧式单向器的制动力从一开始就有不足的可能性,或使用不太长的时间后制动力会很快下降,出现打滑失效现象。用这种单向器配装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经常因单向器失效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提供使用寿命长的复合滚子式单向器。
实现上述目的设计方案是这样的。
复合滚子式单向器包括套管、保持环和滚子,保持环套设在一侧套管上,所述保持环内环壁上均布着轴向齿槽,每一个齿槽内设有一圆柱状滚子,其滚子与套管接触。
套管另一端外圆周为直齿外啮合齿轮,套管与直齿外啮合齿轮为一体的齿轮轴。
保持环为瓶盖状,轴向中部设有通孔,其内圆周壁上均布着轴向齿槽,通孔的内孔口为内圆锥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两方面: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保持环的齿槽内设置圆柱滚子,只能按一个方向自转,反向则被卡住与保持环成为联合体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单向传递扭矩的功能。
2、将套管和外啮合齿轮制成复合体,将保持环的内孔口设计为内圆锥齿状,便于模具化批量生产,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组装精度。
3、本实用新型传递效率高,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逆时针转动状态图,
图4为齿槽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复合滚子式单向器包括套管3、保持环1和圆柱状滚子2,见图1、图2和图3。保持环1套装在套管3上,保持环1为瓶盖状,轴向中部开有通孔,其内圆周壁上均布着轴向齿槽5,通孔的内孔口为内圆锥齿状7,每一个齿槽5内装有一圆柱状滚子2,见图4,另一侧套管3外圆周为外啮合齿轮4。套管3与直齿外啮合齿轮4为一体的齿轮轴。
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齿轮4受力顺时针转动时,与其一体的套管3将带动滚子2逆时针滚动,但是,此时滚子受到保持环齿槽阻隔点6的阻挡,此时阻力臂长度远小于作用力臂长度,保持环1安装阻尼大于滚子2的推动扭矩,迫使滚子在保持环1的齿槽内原地自转;
当齿轮4逆时针转动时,与其一体的套管3将带动滚子顺时针滚动,但是,滚子在保持环的齿槽内顺时针滚动的爬坡效应,将同时产生过盈阻力,在过盈阻力作用下,滚子的滚动幅度实际上极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是把受自齿轮4的扭矩传递给保持环1。如果来自齿轮4的扭矩大于保持环1的安装阻尼,滚子2就一定会带动保持环一起与齿轮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用于实现自动调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斯成,未经黄斯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基底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提高的贮存稳定性的治疗用病毒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