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丝束吊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373.X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1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起运吊具厂 |
主分类号: | B66C1/18 | 分类号: | B66C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束 吊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体式吊具。
背景技术
吊运普通薄板的常规吊具是带式吊具。用高强度人造纤维编织的带式吊具具有重量轻、质软、承载量大等优点,能够满足吊运普通薄板的使用要求。现代工业产品彩板以及高档有色金属薄板的表面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质量指标,吊运时对吊具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的带式吊具是纤维编织品,其不足之处是承载面窄、受力集中,且带面粗糙易存留异物,易发生压伤或划伤被吊薄板表面的事故,不能满足吊运彩板及高档有色金属薄板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质地软、承载面宽、载荷分布均匀、承载能力强,吊运过程中不损伤被吊薄板表面的丝束吊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丝束吊带,它含主吊带、护套、副吊带和隔板。所述主吊带和副吊带均为软体环形带,带截面为矩形。其改进之处在于:主吊带和副吊带是一种非编织带,其主体是匝绕成环形的人造纤维丝束,外设2-4层套管;所述主吊带两面贴合且由护套罩套成一根双层结构呈U形的带,护套两端外露的主吊带为吊扣,在主吊带U形底部中段位置上串挂设有通孔的隔板,隔板两侧面对称串挂一根副吊带。
上述结构中,所述人造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所述隔板为橡胶或塑料制品,隔板介于两根副吊带之间可减少相对摩擦。所述套管是设在聚酯纤维丝束上的保护层,其内层套管材质为丝绸布,丝绸布特有的滑爽性可改善聚酯纤维经向排列;中间层的套管材质为普通平布,以保护处在内层的丝绸布不被无故磨损;外层套管的材质为帆布,具有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用聚酯纤维匝绕成环形丝束比编织成带的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2、呈松散状的聚酯纤维丝束比编织带松软、承载面宽、载荷分散,吊运时吊具对被吊薄板表面无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主吊带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是副吊带B-B剖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的丝束吊带,它含有主吊带1、护套2、副吊带4和隔板3。所述主吊带1和副吊带4均为软体环形带,带截面为矩形。主吊带1和副吊带4是一种非编织带,其主体是匝绕成环形的人造成纤维丝束5,外设2-4层管套6。将主吊带1平叠成两面相贴且由护套2罩套成一根双层结构呈U形的带,护套2两端外露的主吊带1为吊扣,吊扣与起重机吊钩配合。在主吊带U形底部中段位置上串挂设有通孔的隔板3,隔板3两侧面对称串挂一根副吊带4吊装薄板。本实施例中所述人造纤维是聚酯纤维。套管6为纤维织物,设有3层,内层套管6的材质为丝绸布,利用丝绸布的滑爽性能改善聚酯纤维经向排列;中层套管6的材质为普通平布,中层套管6是保护内层丝绸布不被无故磨破;外层套管6用耐磨性和强度好的帆布制成。本实施例中的隔板是橡胶制品,隔板3介于副吊带之间可减少相互摩擦。
本实用新型由经向排列的聚酯纤维丝束承重,其受力方向与纤维长度方向一致,呈松散状的纤维丝束承载面宽、载荷相对分散、带面柔软,吊运时吊具对被吊薄板表面无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起运吊具厂,未经姜堰市起运吊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