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条Ⅲ型扣件高强复合绝缘轨距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440.8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蔡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灏 |
主分类号: | E01B9/02 | 分类号: | E01B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0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件 高强 复合 绝缘 轨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轨道配件,尤其是一种弹条III型扣件高强复合绝缘轨距块。
背景技术
弹条扣件绝缘轨距块是将钢轨和轨枕联接在一起的一种扣件,一般用玻纤增强尼龙66工程塑料制成。在实际使用中,这种轨距块受到钢轨和弹条扣件的压力较大,由于轨距块本身的抗压强度及抗弯强度不够,所以易受压屈服或者发生断裂、翘起、弯曲,导致轨距块的使用寿命较低,在小半径曲线路上非常规性破损现象尤其严重。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专利号为ZL02213894.3,名称为“改进的铁路轨道用弹条Ⅲ型扣件加强型绝缘轨距块”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方案,其方案是在轨距块与弹条扣件及钢轨的接触面设置钢片,从而提高轨距块在受力部位的局部抗压强度。但是,这种方案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由于钢片只设置在轨距块受力部位的一面,无钢片的另一面在受力后仍然发生疲劳破裂、弯曲变形;第二、钢片的厚度较薄,而且是固定于轨距块的表面,长期使用后钢片容易脱落、翻翘。第三、因轨距块安装在铁轨两侧,火车厕所的粪便、污水排放时,冲在轨距块上,造成轨距块上钢片因腐蚀失效,并造成轨距块绝缘电阻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绝缘轨距块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安装牢固、使用寿命长的弹条III型扣件高强复合绝缘轨距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对弹条III型扣件绝缘轨距块进行复合增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绝缘轨距块体顶靠轨底的侧棱受力部位和扣压轨底的弹条受力部位设置贯穿受力面两侧的瓷柱。如在绝缘块体顶靠轨底的侧棱受力部位设有贯穿受力面两侧的瓷柱,或/和在绝缘块体扣压轨底的弹条受力部位设有贯穿受力面两侧的瓷柱。
瓷柱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多种几何形状,如圆形、或多边形。瓷柱材料为氧化铝陶瓷,也可用其它能满足强度和绝缘电阻等技术参数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抗压性和耐冲击性显著增强。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瓷柱具有非常优良的抗压性能,在轨距块受力时能够承担较大的压力,从而提高了大大轨距块的抗压强度。通过采用瓷柱对绝缘轨距块进行复合增强,有效分解了作用于绝缘轨距块上的轮轨力和弹条扣压力,提高了绝缘轨距块的抗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保证绝缘轨距块的安全使用。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残余变形、硬度、绝缘电阻、冲击性能、剪切性能、疲劳试验等各项检验指标均超过铁道部标准,其中疲劳试验荷载循环次数的检验数据为400万次以上,不仅远远高于铁道部的标准200万次,也高于现有产品的260万次,明显的提高了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瓷柱嵌入轨距块内,并贯穿受力面两侧,这种安装方式非常牢固,避免长期使用后瓷柱脱落。3、本实用新型中的瓷柱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因污染腐蚀而失效,也不会造成轨距块绝缘电阻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弹条III型扣件高强复合绝缘轨距块,包括绝缘块体1。在绝缘轨距块顶靠轨底的侧棱部位3,设置5粒¢6mm的瓷柱2,分解了作用在轨距块上的轮轨力。在绝缘轨距块扣压轨底的弹条受压部位4,设置2粒¢6mm的瓷柱2,分解了作用在轨距块上的弹条扣压力。瓷柱的材料选用A99%氧化铝陶瓷,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密度为3.85g/cm3,抗弯强度为350Mpa,抗压强度为3600Mpa,抗冲击强度为5.0Mpam1/2,维氏硬度为1900HV0.5,20℃体积电阻为≥1014Ω。
图3示出绝缘轨距块的使用状态图,钢轨5通过橡胶垫板6置于轨枕7上,绝缘轨距块1顶靠于钢轨5的枕底,弹条8的一端固定于轨枕7的预埋铁座9中,另一端扣压于绝缘轨距块1的顶面,籍以将钢轨5固定于轨枕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灏,未经蔡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