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电气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627.8 | 申请日: | 200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4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钱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生宏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1R4/14;H01R4/62;H01R4/7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42江苏省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电气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发热线与金属导线之间连接接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很多场合都会使用碳纤维发热线,比如使用在人们冬天所用的电热毯中,但是碳纤维发热线本身具有很大的电阻率,所以在碳纤维发热线和金属导线的接头位置,按一般方法简单连接时,容易造成接触电阻过大的现象。按照电工学原理,接头的接触电阻越大,则接头的可靠性越低。另外,在碳纤维发热线和金属导线的接头位置,一般使用普通热缩套管绝缘或采用胶布进行缠绕,不能够很好的起到防水、防潮等作用,容易产生漏电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的碳纤维电气接头。
本实用新型包括碳纤维发热线和金属导线,碳纤维发热线包括碳纤维丝束和碳纤维绝缘层,金属导线包括金属导体和金属绝缘层,碳纤维丝束的一端裸露在碳纤维绝缘层外,金属导体的一端裸露在金属绝缘层外,裸露在碳纤维绝缘层外的碳纤维丝束与裸露在金属绝缘层外的金属导体搭接,至少一根金属丝缠绕在相互搭接的碳纤维丝束和金属导体上,金属丝的一侧缠绕延伸至碳纤维绝缘层端部外周,金属丝与金属导体焊接成一个整体;上述裸露碳纤维丝束一端的碳纤维绝缘层和裸露金属导体一端的金属绝缘层设置在同一热缩套管内,碳纤维绝缘层和金属绝缘层与热缩套管之间设置有热融胶。
在制造的过程中,将碳纤维发热线和金属导线接头部分的绝缘层分别剥去,用一根或一组金属丝将裸露在外的、相互搭接的碳纤维丝束和金属导体缠绕在一起,缠绕后的金属丝整体焊接,可以降低整个碳纤维发热线与金属导线之间接头部位的接触电阻,从而提高其可靠性。金属丝缠绕在相互搭接的碳纤维丝束和金属导体上,金属丝的一侧缠绕延伸至碳纤维绝缘层端部外周,金属丝与金属导体焊接成一个整体,可以降低了整个碳纤维发热线与金属导线之间接头部位的接触电阻,从而提高其可靠性,同时金属丝的一侧延伸至碳纤维绝缘层端部外侧,增强了裸露在碳纤维绝缘层外的碳纤维丝束的机械支撑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碳纤维丝束发生折断。将裸露在外的碳纤维丝束和金属导体套置在热缩套管内,同时使相应的碳纤维绝缘层和金属绝缘层分别与热缩套管搭接,热缩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热融胶,经过烘烤后,成为与两头线材密封防水的绝缘层,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增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将金属丝穿置在与金属导体搭接的碳纤维丝束内。使用过程中,由于将金属丝从碳纤维丝束中穿过,可以起到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碳纤维发热线3包括碳纤维丝束3-2和碳纤维绝缘层3-1,金属导线4包括金属导体4-2和金属绝缘层4-1,碳纤维丝束3-2的一端裸露在碳纤维绝缘层3-1外,金属导体4-2的一端裸露在金属绝缘层4-1外,裸露在碳纤维绝缘层3-1外的碳纤维丝束3-2与裸露在金属绝缘层4-1外的金属导体4-2搭接,金属丝5缠绕在相互搭接的碳纤维丝束3-2和金属导体4-2上,金属丝5的一侧缠绕延伸至碳纤维绝缘层3-1端部外周,金属丝5与金属导体4-2焊接;上述裸露碳纤维丝束3-2一端的碳纤维绝缘层3-1和裸露金属导体4-2一端的金属绝缘层4-1分别设置在热缩套管1内,热缩套管1的内壁设置有热融胶2。
金属丝5穿置在与金属导体4-2搭接的碳纤维丝束3-2内。该金属丝可以是细铜丝也可以是镀银铜丝或镀锡铜丝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生宏,未经钱生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