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液膜反转交叉双尺度波纹板吸收器换热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756.7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13/14 | 分类号: | F28F13/14;F28F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反转 交叉 尺度 波纹 吸收 器换热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纹板吸收器换热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液膜反转交叉双尺度波纹板吸收器换热元件。
背景技术
液膜传热传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传热传质技术。然而,对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过程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沿着液膜向下流动的方向,随着吸收过程的继续,液膜外层温度较高而溶液质量分数逐步降低;液膜内层则是温度逐步降低而溶液质量分数变化很小,即外层冷不下,内层稀不了。液膜反转技术是一种改善传热传质更有效的措施。但是现有的液膜反转方案存在着只在占传热面一半的表面上形成有利于液膜分布和液膜反转条件,而忽略了对另一半传热表面利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实现液膜反转并充分利用传热表面的双面液膜反转交叉双尺度波纹板吸收器换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液膜反转交叉双尺度波纹板吸收器换热元件,包括至少两组双尺度波纹板传热板束,该两组双尺度波纹板传热板束上下设置,且在两组双尺度波纹板传热板束的每个对应对板之间设有一对相互交叉的耙形导流器,耙形导流器包括上边,在上边的下表面设有导流舌,在上边的侧面设有挡液片,挡液片位于两个相邻的导流舌之间,且挡液片沿上边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导流舌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双面液膜的反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下两组波纹板传热板束之间设有一对相互交叉的耙形导流器,使上板束的每个对板表面上的液体通过与其下边框相接的耙形导流器的导引作用,流向导流舌,导流舌紧靠在下板束各个对板的上边,可实现双尺度波纹板束的各个对板两侧表面液膜的反转,有效利用几乎全部波纹板的传热面积,因而吸收过程的有效传热面积和传热传质系数均可增大。
2、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液膜分布的均匀化。双面液膜反转的关键是能将上板束整个传热面长度上的液膜平稳均匀地汇集在约占一半长度的导流舌上,然后再将各导流舌引导下的液膜反转后在下板束上重新分布均匀,由于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交叉双尺度波纹板的竖直大波纹波谷处的液膜厚度大于波峰处的液膜厚度,对应的液体流量也较大,因而有利于导流器在汇集液膜时有较大比例的液膜从上板束各对板大波纹的波谷处直接流至导流舌;其余一半长度上的液膜可以靠从中间分开向两边倾斜折弯的挡液片的截流,像漏斗一样逐步并入上述直接导流的液膜内,然后顺着导流舌引导至下波纹板束对应对板的异侧;对于下板束来说,交叉双尺度波纹板表面毛细张力作用引起的液膜水平方向的流动有利于将从导流舌流入异侧大波纹波峰段的液膜逐步引导至未布膜的大波纹波谷段,有利于下板束液膜分布的均匀化。所以耙形导流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导流舌正好引导液膜从上板束各对板大波纹波谷处流至下板束异侧大波纹的波峰处,这不仅可使较大比例的液膜靠重力直接流向导流舌,而且还可避免液膜反转过程产生衔接泄漏损失;导流舌下端尖角处折弯并紧靠在下板束的对板异侧上边框上,有利于留下液膜反转和流动的空间。
3、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强化传热传质特性。液膜反转可使深藏在液膜内部的浓度高、温度低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溶液暴露到相界面上来吸收蒸汽,维持较大的吸收势差。由于是从液膜的内外两个方向依次实现溶液与冷剂蒸汽及溶液与冷却壁面之间的热质传递,因而具有优良的强化传热传质特性;吸收冷剂水蒸汽的热量通过波纹板片的导热传递给在另一侧在板内通道流动的冷却水带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波纹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单个耙形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耙形导流器成对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面液膜反转交叉双尺度波纹板吸收器换热元件,包括至少两组双尺度波纹板传热板束1,该两组双尺度波纹板传热板束1上下设置,且在两组双尺度波纹板传热板束1的每个对应对板12之间设有一对相互交叉的耙形导流器2,耙形导流器2包括上边21,在上边21的下面设有导流舌22,在上边21的侧面设有挡液片23,挡液片23位于两个相邻的导流舌22之间,且挡液片23沿上边21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导流舌22的宽度,双尺度波纹板传热板束1由双尺度波纹板11排列焊接构成,双尺度波纹板11上有大波纹111和小波纹112,且大波纹111与小波纹112交叉,每2片板片焊接后形成对板12,相邻对板12的大波纹111的波峰脊线113相互顶靠,形成菱形的串形通道。耙形导流器2的节距与双尺度波纹板11的大波纹111的节距相同,导流舌22的下端尖角处折有弯角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