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转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345.X | 申请日: | 200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百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31/06;H01R25/1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转接 | ||
1.一种电源转接器,安装于电源线槽,包括座体、旋转开关组件和滑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开关组件具有可分别转动伸出于该座体侧部的零线导电触片和多个火线导电触片,该滑动开关组件具有可依次触及该多个火线导电触片的滑动导电条,该座体底部设有地线导电触片,并与该零线导电触片和滑动导电条分别连接到电源引出固定座上的地线引出端、零线引出端和火线引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1)该旋转开关组件为转动固定于该座体(1)内的绝缘柱体(21),该绝缘柱体(21)上端部固定旋转板(211),中部形成可从该座体两侧旋转伸出、并限位于该电源线槽侧部限位槽内的一对限位片(212),而下端部形成可分别从该座体两侧旋转伸出、并分别触及该电源线槽侧部导电轨道的两对导电触片(213),该两对导电触片沿该绝缘柱体轴向间隔设置而径向相对分布,该两对导电触片中一个导电触片作为该零线导电触片,通过该绝缘柱体与固定于该座体内的零线导电条(214)转动接触,其余的三个导电触片作为该火线导电触片,分别连接到该旋转板表面部;
2)该滑动开关组件为两侧滑动固定于该座体上表面、底部与该旋转板(211)滑动接触的绝缘滑块(31),该绝缘滑块固定该滑动导电条(311),该滑动导电条一端与固定于该座体内的火线导电条(215)滑动连接,而另一端作为位于该绝缘滑块底部的火线滑动接点(313),基于该绝缘滑块(31)相对该旋转板(211)滑动,可依次触及该三个火线导电触片;
3)该地线导电触片(4)一端伸出于该座体底部,另一端与该零线导电条(214)和火线导电条(215)的另一端分别作为地线引出端、零线引出端和火线引出端,固定于该电源引出固定座(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开关组件中的绝缘滑块(31)与该旋转开关组件中的旋转板(211)对应面分别设有便于滑动定位的限位块(312)和滑槽(21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板(211)还设有一个连通该滑槽(2111)、便于该绝缘柱体转动的弧型槽(2112),该限位块(312)卡入该弧型槽(2112)滑动与该滑动导电条(311)滑动脱离该三个火线导电触片位置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与该限位块(312)卡入该弧型槽(2112)滑动位置相对应,该绝缘滑块(31)和该旋转板(211)分别设有指针标识和复位标识,与该绝缘滑块上滑动导电条(311)依次触及三个火线导电触片相对应,该旋转板(211)设有对应指针标识的三个火线标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上部两侧形成两凸边,该座体一侧凸边至少设有一个便于对准卡入该电源线槽一侧基准槽的定位条(12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开关组件之旋转板(211)、滑动开关组件之绝缘滑块(31)和电源引出固定座位(5)位于组成该座体的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上端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地线导电触片(4)还连通一个可控制该旋转开关组件转动或锁紧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位于该座体侧部、且可控制该地线导电触片(4)底端伸出或收缩的支撑片推钮(41)以及地线弹出片(42),该地线弹出片(42)底端连接该地线导电触片(4)底端而上端可沿该绝缘柱体(21)轴向滑动,该地线弹出片(42)上端部径向设有一个可限制该一对定位片(212)转动的止位块(4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片推钮(41)具有复位弹簧(411)和V型锁定槽(412),该V型锁定槽通过驱动地线导电触片(4)、地线弹出片(42)和连带的止位块锁定该绝缘柱体(21)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百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百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3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