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油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373.1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6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油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液压油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多机械设备的机械工作都要发热,而高温对系统工作环境又造成了一系列弊端。如在有些设备中应用液压油,如液压油受热,易变稀,其粘稠性降低,易出现漏油现象。还有的机械设备因设备高速运转,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迫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为了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严重的还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采用水冷或风冷的方式对循环液压油进行冷却。但是水冷却系统降温速度慢、构造复杂、成本较高、出故障的机会也多,而且由于有风扇、水泵等耗能装置,发动机功率损耗大,能源利用率低,降温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实用新型一种能适应高效率生产、提高降温效率的液压油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设备,在工作设备内设置的储油腔,在储油腔外设置油箱,在储油腔与油箱之间连接进油管和回油管,在进油管或回油管上串接供油泵,在油箱内布置热交换器,在油箱外布置压缩机制冷器,所述热交换器与压缩机制冷器连通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压缩机制冷器内充以制冷剂,通过制冷剂使热交换器内的介质降温,由于热交换器是布置在油箱内的,热交换器则吸收油箱内的热油热量,使油箱内油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得到降温的液压油经供油泵打入工作设备的储油腔内循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及时对工作设备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以确保其工作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均匀、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构造简单成本较低、能源利用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解决了风冷或水冷却带来的诸多问题,使工作设备整机的工作性能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例为应用在制作混凝土管生产设备的芯模振动制管装置上。
如图1所示,在振动棒体1通过轴承布置在振动芯轴2内,振动棒体1与振动芯轴2之间设置空腔3。
在振动棒体1侧壁设置与空腔3连通的供油管4和回油管5,供油管4和回油管5之间连接油箱6和供油泵7。
在油箱6内布置热交换器9,在油箱6外布置压缩机制冷器8,热交换器9与压缩机制冷器8连通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