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吸式小播量水稻毯状苗盘育秧精密播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972.3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4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闵启超;吴崇友;唐宗义;肖体琼;张敏;张文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吸式小播量 水稻 毯状苗盘 育秧 精密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械,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在水稻育秧盘中进行小播量水稻毯状苗育秧精密播种的气吸式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快速发展,特别是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成熟、推广面积逐年大幅上升。为实现水稻机械插秧,在用插秧机插秧之前,首先是要在育秧盘中培育出规格化的毯状水稻秧苗。常规水稻一般要求每穴移栽2~3株秧苗,育秧播种时每盘的播种量为3000粒左右。现有的水稻盘育秧播种设备通常采用槽轮式或窝眼式播种部件,能够满足常规水稻毯状育秧精密播种要求。
但是,在我国南方生产杂交水稻(或超级杂交水稻)地区,根据这类品种水稻的生长特性,要求每穴移栽1株至多2株秧苗,因此与常规水稻相比,适合于机械插秧的水稻毯状苗盘育秧,每盘的播种量要减小到1500粒左右,并且为保证插秧机秧爪每次均能取到秧苗,要求将育秧盘划成行列对齐的960个尺寸为14mm×11.67mm的矩形方格,在每个矩形方格内精确地播下1~2粒种子。据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小播量水稻毯状苗盘育秧精密播种设备,而用人工播种也无法达到要求。因此,育秧播种技术制约了机插秧技术在杂交水稻(包括超级杂交水稻)生产中应用。
由本申请人研制,专利号为00261737.4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蔬菜育苗播种机,由接负压源的播种部件等组成,播种时种子被一一吸在播种板的小孔上,能够在育苗盘中精确地对位播种。但用该机具进行杂交水稻育秧播种时,因为播种量比蔬菜育苗播种量大10倍以上,而且水稻种子呈长形、体积较大、表面粗糙,在吸种板上流动性能差,所以不能够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上述蔬菜育苗播种机的结构改进,提出一种使用性能好、结构简单的气吸式小播量水稻毯状苗盘育秧精密播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气吸式小播量水稻毯状苗盘育秧精密播种机,包括机架、播种部件和气阀,该机架设有准确放置育秧盘的定位零件和与播种部件铰接的转臂,该播种部件由手把、壳体、吸种板和贮种槽组成,该气阀的进气口接播种部件、出气口接负压源,其结构改进在于:所述播种部件吸种板上的吸种孔成矩阵状行列对齐分布,在所述吸种孔的上方制有能够容纳呈竖立姿态稻种的圆柱形凹孔。
上述吸种板的圆柱形凹孔与吸种孔同轴,前者深度为2/3~3/4稻种的长度、直径为3~5mm,后者的直径为0.9~1.2mm。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将转臂置于垂直位置,将播种部件翻转向上,此时贮种槽中的水稻种流入到吸种板上,再将播种部件作定轴摇晃时,种子便会平铺在吸种板上并作左右移动。不难理解,由于在吸种板上设有能容纳稻种的圆柱形凹孔,移动时陷入在其中并被吸种孔吸住的稻种,既不会受移动稻种的冲击而脱落,也可以大大减小对吸种板表面上移动稻种产生的阻碍,从而保证良好的播种性能。
试验证明,用本实用新型的气吸式小播量水稻毯状苗盘育秧精密播种机播种,能够在行列对齐的960个尺寸为14mm×11.67mm的矩形方格中精密地播入1~2粒稻种,可以满足杂交水稻毯状苗盘育秧播种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杂交稻毯状苗盘育秧播种的难题,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价格便宜的优点,一旦推广使用必将会促进杂交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播种部件放大图。
图3为图2的A向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B-B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非限制性地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面结合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从图1~4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气吸式小播量水稻毯状苗盘育秧精密播种机,主要由机架1、播种部件3、气阀5等组成,其中机架1设有转臂2和定位零件4,播种部件3由手把9、壳体7、吸种板8和贮种槽10组成,气阀5与播种部件3的壳体7固连,其进、出气口分别接播种部件3和负压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轮顶杆式紧压茶叶机
- 下一篇:一种输液吸氧抢救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