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037993.5 申请日: 2007-05-28
公开(公告)号: CN201047294Y 公开(公告)日: 2008-04-16
发明(设计)人: 包圣平;杜岩;朱宁;李红德;曹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南汽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1M1/02 分类号: F01M1/02
代理公司: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姚姣阳
地址: 210028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用于 型六缸 发动机 汽车 机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泵,特别是一种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

背景技术

汽车机油泵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其通过泵体凸台上的螺钉与发动机缸体定位,对整个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有重要影响。目前,轿车所用的发动机机油泵组成通常包括:曲轴前油封、机油泵壳、机油泵体、粉末冶金转子(主动转子、被动转子),以及由弹簧、螺母、限压阀体等构成的限压阀。机油泵壳、机油泵体包夹一对粉末冶金转子构成吸油装置,并在高低压油腔之间放置限压阀,由阀体封油,弹簧和螺母控制高压腔(即发动机油路)的极限压力。该种机油泵结构简单,其主要缺陷有:

1、通常限压阀体是与铝制泵壳配合,配合精度要求较高,且配合部分距孔口较深,虽然可以通过滚压等方式加工,但铝制泵壳加工难度较大,质量无法保证,另铝制泵壳较软,易出现磨损导致配合实效,引起油压波动或限压阀卡死等现象;

2、主动转子与机油泵壳体之间无定位设计,使用时需依靠与发动机曲轴的配合来保证与被动齿轮的位置关系,不便于发动机的装配,同时影响主动、被动转子之间的位置度,易造成转子的过渡磨损,同时造成发动机异响;

3、机油泵为分体结构,结合面采用平面密封,由于油泵内压力较高,在结合面易出现渗油现象。

4、通常发动机需要在油泵以外安装机油滤清器、油温散热器、温度传感器等零件,这样一来需要增加管路,需要一定的空间,且布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其组成包括:曲轴前油封、机油泵壳、机油泵体、主动转子、被动转子、限压阀,所述的限压阀包括:限压阀体、弹簧、螺塞,所述的曲轴前油封安装在机油泵壳的油封孔中,机油泵壳具有限压阀孔,其特征是:所述机油泵壳的限压阀孔内固定有限压阀衬套,限压阀体安装在该限压阀衬套内。

前述的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所述的主动转子具有与所述机油泵体配合、定位的凸台外圆;

前述的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位于机油泵壳限压阀孔内的限压阀衬套通过端面铆接与机油泵壳固定;

前述的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所述的机油泵壳与机油泵体之间嵌装有密封圈;

前述的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所述的机油泵壳、机油泵体的边缘轮廓一致,机油泵壳、机油泵体具有对应的安装孔,并通过定位销实现定位。

前述的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所述的机油泵壳上具有机油滤清器接口、温度传感器接口、油温散热器进油接口、油温散热器出油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限压阀孔内安装限压阀衬套,该衬套与限压阀配合,装入前可单独加工,加工难度低,避免了限压阀孔的高精度加工难度,解决了铝制油泵壳体不耐磨的问题,消除了由限压阀所引起的油压波动、阀体卡死等隐患,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同时,降低了机油泵的加工难度,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主动转子上加工有凸台外圆,用于与机油泵体定位,通过自身结构的改进保证了主动、被动转子之间的位置度,减少了转子的过渡磨损,简化了与发动机曲轴的配合,降低了由齿轮磨损导致的发动机异响发生机率,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安装机油泵的难度;根据机油泵内油腔的具体形状及压力分布,在机油泵体上加工有成型密封圈凹槽,用于安装成形密封圈,通过机油泵体、机油泵壳合成时形成的挤压,使密封圈达到密封作用,所以该机油泵具有平面密封、密封圈密封双重密封,从而保证了结合面的密封,杜绝了渗油现象;预制的接口简化了发动机的油路结构,减少了发动机的零件数量,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的限压阀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V型六缸发动机的汽车机油泵的油泵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汽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汽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