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分路器盘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8233.6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卓;王立军;石新根;陆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太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0 | 分类号: | H04B10/20;H04B10/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通信器件上的光分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分路器盘。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FTTH(光纤到户)也将成为光纤接入网发展的一种最终形式。多年来,用户对各种宽带业务充满了梦想。电信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也对各种宽带业务的技术实现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包括早些时候基于ATM的B-ISDN体系和近年各种业务向IP通信平台统一汇聚的趋势,作为FTTH的核心光器件——光分路器的市场需求会不断扩大。目前两种类型光分路器可以满足分光的需要:一种是熔融拉锥式光纤分路器,另一种是平面光波导分路器,但平面光波导分路器是在前端单面设有适配器卡槽,而适配器卡槽最多不超过16个,故光导分路器最多实现一根光纤分最多能分为16路,而且也只能单面操作,在有限的体积内分路器不能达到一根光纤分为32路的多分光要求。虽然多个分路器安装在光缆交接箱和光纤配线架上,但因分路器上部没有盖体,都不可避免使灰尘进入分路器内,使光纤受至物理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小体积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内实现1根光信号能分为32路的分光需求,操作灵活方便,便于维护的光分路器盘。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分路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和卡接在盘体上的盖板,盘体内分别设有一体的分路器卡槽、绕线柱、设置在绕线柱周围的导柱和分支器导柱,盘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17以上个的适配器卡槽,适配器卡槽由两个分体的阶梯形卡座构成,适配器卡槽的槽口面与端面之间的夹角在20℃~45℃之间,盘体左右两侧的墙板上设有外伸的挡边,两只拉手分别插接在盘体的前端面或前、后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分光器盒的前后两端面分别设有17个以上的适配器卡槽,结构紧凑,因此使光分路器既能单面使用又能双面使用,单面使用可实现一根光纤的1×4、1×8、1×16,双面使用也能实现1×32、2×16的分光需求,操作和使用灵活,便于维护。2、本实用新型的光分路器盘因适配器卡槽为阶梯形,因此能安装FC、SC、ST、LC等不同型号的适配器,使光分路器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3、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将适配器呈20℃~45℃安装在光分路器盘上,正面操作时能防止强光对操作人员眼睛的灼伤,操作安全。4、实用新型的光分路器盘配有盖板,能避免灰尘进入盘内,使光纤免受物理伤害,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光分路盘能直接装配于光缆交接箱和光纤配线架中,与常规的一体化盘尺寸一致,使于便于维护,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拆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除盖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盘体,1-1-适配器卡槽,1-2-竖槽,1-3-立柱,1-4-墙板,1-5-挡边,1-6-绕线柱,1-7-分支器导柱,1-8-分路器卡槽,1-9-挡块,2-盖板,2-1-插口,3-假适配器座,4-拉手,5-适配器,6-光分路器,7-活动接头,7-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太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太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管预制钢砼扩底桩的扩底、成桩方法
- 下一篇:多模式搜寻的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