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热交换器壳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411.5 | 申请日: | 200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程巍;凌超;王庚超;陈国曦;程崇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巍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410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交换器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温度调节的电热取暖器,其包括散热器壳体,该散热器壳体由上卡帽、下卡帽以及位于上卡帽和下卡帽之间的立料组成,立料由散热板和散热板两侧的散热翅片组成,立料的散热板两端伸进上卡帽和下卡帽内。而现有的用于室内温度调节的冷热交换器壳体也有类似散热器壳体的形状,下卡帽部位可安装风扇,上卡帽和下卡帽除连接立料的长条形槽外,其余部位为密闭状态,这样结构的冷热交换器壳体制成的冷热交换器,使用者使用时,风扇向上吹风,将冷空气或热空气吹向室内的上部,冬季室内会首先形成上热下凉的现象,夏季室内会首先形成上冷下热的现象,处于室内下部的使用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感觉到冷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热交换器壳体,用该种冷热交换壳体制作的冷热交换器在使用时可改善空气对流状况,从而使处于室内下部的使用者能快速感受冷暖效果。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热交换器壳体,包括上卡帽、下卡帽以及位于上卡帽和下卡帽之间的立料,立料由传导板和传导板两侧的传导翅片组成,立料的传导板两端伸进上卡帽和下卡帽内,所述的上卡帽的宽度大于等于立料两侧的传导翅片顶点之间的尺寸,所述的上卡帽的顶端封闭,上卡帽的周边和下部具有多个风道孔。
所述的下卡帽的上部和下卡帽长度方向端盖上均具有多个气道孔,下卡帽的下部具有放置直流风扇的空腔。
所述的立料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所述的每个立料传导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多个排列的矩形空腔。
所述的立料、上卡帽和下卡帽的外表面设置有远红外辐射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制作成的冷热交换器,避免了冬季室内会首先形成上热下凉的现象,夏季室内会首先形成上冷下热的现象,使空气形成强制对流,从而使室内的下部温度首先得到调节,处于室内下部的使用者可快速感觉到冷暖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冷热交换器壳体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热交换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左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A剖视图;
在图1、图2、图3中,1、上卡帽;2、立料;3、下卡帽;4、排风孔;5、传导板;6、传导翅片;7、挡板;8、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冷热交换器壳体,包括上卡帽1、下卡帽3以及位于上卡帽1和下卡帽3之间的立料2,立料2由传导板5和传导板5两侧的传导翅片6组成,立料2的传导板5两端伸进上卡帽1和下卡帽3内,所述的上卡帽1的宽度大于等于立料2两侧的传导翅片6顶点之间的尺寸,所述的上卡帽1的顶端封闭,上卡帽1的周边和下部具有多个排风孔4,所述的下卡帽3的上部具有出风孔8,下卡帽3长度方向挡板7上具有多个进气孔,下卡帽3的下部具有空腔,空腔内可放置直流风扇。所述的立料2由两个以上的传导件组成,每个传导件为整体结构,所述的传导板5的横截面形状为多个排列的矩形空腔,立料2、上卡帽1和下卡帽3的外表面设置有远红外辐射防腐层。
这样结构制作成的冷热交换器,使用时,在下卡帽内的风扇的风向上吹,将冷空气或热空气经过立料的传导翅片的间隙吹进上卡帽内,冷空气或热空气再经上卡帽的两侧及长度方向的两端排出,使空气形成强制对流,从而使室内的下部温度首先得到调节,处于室内下部的使用者可快速感觉到冷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巍,未经程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精确计量尿袋
- 下一篇:一种丝网印花多向调框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