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板模模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718.5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文声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板模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是一种四板模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产品从母模顶出的四板模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掌上电子产品(如手机、导航系统等)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而此类电子产品多采用塑胶壳体,虽然有向镁铝合金外壳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以塑胶外壳为主流;在生产流程中,这些塑胶壳体通过模具完成其成型过程。
当前模具领域多采用三板模结构完成产品壳体的成型,三板模结构包括公模板和母模板,公模板一侧设有公模仁,母模板一侧设有母模仁,处于合模状态时,公模仁和母模仁之间的空间形成型腔,熔胶从流道口注入型腔后冷却成型。之后需要对模具进行开模以取出产品,三板模需分三次进行开模:第一次开模将产品和流道分离;第二次开模将流道从模具剥落;第三次开模将产品从公模脱出,使产品脱离模具。
然而,上述三板模结构成型只适用于非外观面或部分是外观面或对外壳美观度要求不高的产品,对于一些外观面产品或对外观美观度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如盒状外观面产品等,采用其所上述模具结构时易在胶口处留有余料且产品顶出时易在产品外观面上留下顶针痕,影响产品美观,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板模模具结构,以克服现有三板模模具结构不适用于外观面产品成型的缺陷。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板模模具结构,包括一母模板和一公模板,母模板一侧设有一母模仁,公模板一侧设有一公模仁,其中该母模仁上设有向公模仁方向延伸凸出而形成的一型芯,且该公模板与该母模板之间还设有一推板,该推板设于该型芯周围。如此,在进行开模时,产品留在母模仁上,之后再通过推板推动产品边沿即可将产品从母模仁脱出,从而使产品脱离模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四板模模具结构使开模时产品留在母模,且本模具结构通过推板推动产品边沿将产品推离母模,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顶出产品时在产品外观面易留下顶针痕从而影响产品美观的问题;且本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因而在模具领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合模状态结构侧视剖面图A。
图2为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合模状态结构侧视剖面图B。
图3为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开模状态结构侧视剖面图A。
图4为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开模状态结构侧视剖面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技术特征有更进一步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合模状态结构侧视剖面图A及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合模状态结构侧视剖面图B;本模具结构包括一母模板10和一公模板20,该母模板10固定于上固定板50上,且母模板与上固定板50之间还设有一剥料板40,该公模板20固定于下固定板60上;该母模板10一侧设有一母模仁11,该公模板20一侧设有一公模仁21,且该母模仁11上设有向公模仁21方向延伸凸出而形成的一型芯12,该型芯12与公模仁21相配合,用发成型产品70,在本实施例中,该产品70呈盒状,故该型芯12截面为矩形;该公模板10与母模板20之间还设有一推板30,该推板30设于该型芯12周围,该型芯12从推板30中间穿出;如此,熔胶从进料口51通过流道41被注入到母模仁11与公模仁21之间的型腔(未图示)内,冷却后即产品70即成型完成,之后需开模使产品70脱模。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分别为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开模状态结构侧视剖面图A及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开模状态结构侧视剖面图B;本四板模模具结构共需进行四次开模:第一次开模将产品70和流道41分离,也即使剥料板40脱离母模板10;第二次开模将流道41从模具上脱落,即使剥料板40脱离上固定板;第三次开模将产品70从公模仁21脱出,留在母模仁11上,也即将母模板10和公模板20分离,此时产品70受到母模仁11一方的吸力而留于母模仁11上;第四次开模是将产品70从母模仁11上脱出,使其脱离模具,该过程通过推板30来完成,因推板30位于型芯12周围,故开模时推板30可推动产品70的边沿而使其脱离母模仁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