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主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9183.3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兴;范满红;任春红;陈建友;周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26;G05F1/6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有功 调节 节能 装置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功调节节能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相380V配电系统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主电路,以实现调节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有功功率。属于电力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洁净、高效电力能源需求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全国城乡电网改造全面推进,城乡用电负荷快速增加,电力行业为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网传输损耗、控制电网谐波污染、营造优质供电环境、争创一流供电企业等方面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终端三相负荷分配不平衡,造成系统三相不平衡,零序电流大,中线损耗严重,变压器不平衡运行会大大降低变压器的出力,影响变压器使用寿命,增加变压器的运行损耗,严重影响了用电质量。而现有电网补偿装置只能补偿电网无功功率,无法实现对有功功率的补偿和调节。这已不能适应供电发展的要求。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特别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有功调节的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主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调节有功功率的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主电路,以实现系统有功三相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主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四个二元素IGBT模块、四个电抗器L1、L2、L3、L4、电容C、三相电磁接触器SW2、继电器和防涌流电阻R,所述四个二元素IGBT模块并联后,与防涌流电阻R和电容C的串联电路并联,构成三相二电平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前三个输出端分别与三个电抗器L1、L2、L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三个电抗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接触器SW2的三对主触点分别连接,三对主触点分别连接到三相低压配电系统的三相电压,逆变器的第四个输出端与零线电抗器L4的输入端相连,零线电抗器L4的输出端连接到三相配电系统的零线。
本实用新型主电路能够根据设定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参数投入运行,并无级调节有功功率,实现系统有功三相平衡。降低损耗,增大变压器的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主电路的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主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所述主电路实质为三相二电平逆变器及防涌流电路,主要器件有:四个二元素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四个电抗器L1、L2、L3、L4、电容器C、三相电磁接触器SW2、继电器和防涌流电阻R。四个二元素IGBT模块并联后,与防涌流电阻R和电容C的串联电路并联,构成三相二电平逆变器,该逆变器的前三个输出端分别与三个电SW2的三对主触点分别连接,三对主触点分别连接到三相低压配电系统的三相电压。逆变器的第四个输出端与零线电抗器L4的输入端相连,零线电抗器L4的输出端连接到三相配电系统的零线。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主电路的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由测量电路、控制电路、主电路、遥控器(图中未示出)以及电源电路组成。其中测量电路的测量信号采集端与接负载的电网耦合,测量信号反馈端接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接主电路的受控端。主电路的补偿电流输出端接电网。遥控器可以与控制电路双向通讯。电源电路用以提供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电源。测量电路的钳位电路输出端直接连接到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DSP的负责采样的管脚ADC0~ADC9上。由DPS芯片完成各种数据的运算与处理。工作时,测量电路中的感应元件对电网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素变化进行监测,并实时将采集到的测量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经数字化后直接送到DSP芯片。DSP芯片根据系统的同步脉冲信号以及热敏继电器信号,对输入的数字化信号进行计算分析发出后,向主电路发出逆变器驱动脉冲信号和通断控制器件投切等控制信号,从而使主电路实现有功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9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G型连杆珩磨的支夹装置
- 下一篇:棱镜式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