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道密封的组合密封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9331.1 | 申请日: | 200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伍先达;龙飞;邢武;万莅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智能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F16J15/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晓薇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密封 组合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密封的组合密封件。
背景技术
管道密封主要有端面密封、轴向密封。管道轴向密封一般采用密封胶涂敷在连接的螺纹处,通过密封胶来保证密封性能。常用的管道端面密封的方法采用将接头的密封挤压面处开槽,并将密封件放置于开槽处,通过接头与管道之问的挤压,形成密封件的变形,从而实现密封。O形橡胶垫圈是最常用的密封件之一,但其主要应用于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对于压力高于2Mpa以上的工作状况下,多采用聚四氟乙烯垫片、紫铜垫片、钢垫片等;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耐高低温、耐腐蚀、韧性好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密封材料,但其存在硬度大、耐磨性差、机械强度低、低温易冷流、高温易蠕变等缺陷,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紫铜垫片或钢垫片等金属垫片,由于其硬度大,变形量较小,需进行材料软化处理,且对密封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高压状态下的要求较高的密封,实施较困难。
经检索,实用新型专利:管道密封用四氟包覆垫(专利号为200420062583.2),其技术特征是一种管道密封用四氟包覆垫,包括非金属垫环及包覆在其外表面的四氟薄层,非金属垫环的边缘平面外延设有外凸块构成手执结构,所述非金属垫环有两个,均设有外凸块,在两金属环之间夹有弹性波纹金属垫环。
该项专利的弹性波纹金属垫环以及非金属垫环的特殊结构,虽然给定位和密封带来一定的好处,但由于结构和制作都较复杂,不利于单件加工,需开模制作,此外,该项专利中在四氟包覆垫的两个非金属垫环之间的轴向方向夹有弹性波纹金属垫环,可以增加密封耐压性,但非金属垫环采用石棉、橡胶或其它密封材料,由于石棉变形量较小不便于与弹性波纹金属垫环之问密封接触良好,而橡胶变形量较大却在径向方向没有约束,因此其密封效果不一定能达到最佳状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利用材料的自身特性将软质密封材料、硬质密封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提供一种无需开模,便于制作、安装的用于管道密封的组合密封件。
考虑到单密封圈变形量较大及组合密封件密封支撑强度高的优点,将两种不同材质的密封材料有机的结合,即将硬质密封材料作为外支撑体,软质密封材料作为密封体,采用紫铜或纯铝作为硬质密封材料,聚四氟乙烯作为软质密封材料,通过这样的结合使用,当组合密封件受到挤压时,软质密封体产生变形,填充其与阀体之间、与内外硬质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当挤压强度到一定程度时,内外硬质密封圈也开始产生变形,增加了变形阻力和挤压摩擦力,防止软质密封圈变形量过大;这种组合密封件其不仅可约束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流变变形,还防止聚四氟乙烯变形量过大而使得密封性能失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管道密封的组合密封件由一个以上密封圈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三个同轴异质径向设置的内密封圈、中密封圈、外密封圈,所述中密封圈的轴向厚度比内密封圈、外密封圈的轴向厚度高0.1~5毫米,且中密封圈的内、外径分别与内密封圈外径和外密封圈内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或小问隙配合,所述内密封圈、外密封圈的密封面为平面或弧面,所述中密封圈的密封面为平面,中密封圈用聚四氟乙烯或其它软质密封材料制作而成,内密封圈、外密封圈用纯铝、紫铜或其它硬质密封材料制作。
在应用于管道密封时,将组合密封件放置在管道的密封结合端面的环形槽内,当组合密封件受到旋转挤压或平移挤压时,由于软质中密封圈产生变形,即会被牢靠地挤压并固定在内密封圈与外密封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组合密封件不仅适用于旋转挤压变形密封工作状态,且适用于平移挤压密封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组合密封件适用于气压、液压工作状态下管道、阀门、仪表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组合密封件采用了内、外密封圈夹中密封圈的结构,且内、外密封圈的硬度高于中密封圈,这样内、外密封圈不仅对中密封圈起支撑作用,限制了中密封圈变形,而且当组合密封件受到挤压的时候,增大摩擦力,克服了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冷流性,也提高了密封件的耐磨性。
2.本实用新型组合密封件所述的中密封圈的轴向厚度比内、外密封圈的轴向厚度高0.1~5毫米,且中密封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或其它软质密封材料制作,内、外密封圈采用纯铝、紫铜或其它硬质密封材料制作而成,因此可以减少组合密封件的启动工作摩擦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智能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中科智能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9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座椅
- 下一篇:加热制热式管道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