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机的电池防短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9503.5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琴;卫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池 短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通讯设备,尤其是适用于遭遇海水浸泡时要求电子设备能正常使用的手持机的防短路电路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持机的电池防短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卫星通信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手持通信设备,要求相对更多更高一些,不但体积要小,造型要新颖美观,而且功能要全,使用要简洁方便,还需要在遭遇海水浸泡时仍能正常使用,以发挥其正常的救助和通讯功能,并为落水待救人员及时发出求救信号提供保障。因此,为了保证此类手持机能正常工作,目前采取了多种防水、防腐措施,使得海水不能进入手持机内部,但对于大部分需要带有外露充电电极的手持机来说,当外露的电极接触到海水时,由于海水中的电介质具有导电性,就很可能使两个外露的充电电极通过海水形成放电回路,很快将手持机中的电能耗尽,影响其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手持机外露式充电电极遇海水会形成放电回路,从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设计一种能有效防止此类现象发生的海上手持机的电池防短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机的电池防短路结构,其特征是在电池的两个外露充电电极之外增加第三个外露电极,该第三个外露电极连接有一安装在手持机内部的、由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组成的防短路电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的第三个外露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池负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b及电池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源极c也与电池充电电极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漏极a与电池充电电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电极和相应的控制电路既解决了带有外露式充电电极的手持机在海水中能正常使用的问题,使两个充电电极之间不能导通,又能保证其能正常充电,有实现方法简单可靠,对手持机来说只要在其内容增加一个三极管和一个场效应管及另外增加一个感应海水的触点,通过三极管来控制分别与场效应管的源极及漏极相连的两个充电电极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对有类似要求的卫星电话中,实现全天候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手持机的电池防短路结构,在电池的两个外露充电电极之外增加第三个外露电极,该第三个外露电极连接有一安装在手持机内部的、由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组成的防短路电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的第三个外露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池负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b及电池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源极c也与电池充电电极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漏极a与电池充电电极相连。如图1所示。
具体实施时还应对充电器作相应的改进,在充电器上增加一个与第三个外露电极相接触的触点,用以提供触发电压。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如电量测量电极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手持机与海水相接触时,第三个外露电极Vctrl处于低电位,此时手持机的外露充电电极与电池正极之间的场效应管Q2受到三极管Q1的高电位的钳制,漏极和源极不能导通,因此电池中的电量将无法从电池的正极流向充电电极形成放电回路,从而使其不会放电,充电或正常情况下,第三个外露电极Vctrl处于高电位,此时漏极和源极之间导通,可以进行正常的使用和充电。用公式表示为:
Vctrl=0V时,b点电位为高电位,a,c之间不导通;
Vctrl=+9V时,b点电位为低电位,a,c之间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9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