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前装载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035.3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0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桑涛;李晓刚;赵斌;包振义;吴培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9/2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炉前装载机。
背景技术
炉前装载机主要用于钢厂钢炉前炉渣的清运工作,由于出炉后的炉渣大约在1000℃左右,操作环境温度较高。而常规的装载机采用橡胶轮胎,无法在高温的炉渣上行驶。另外,当铲斗总成承载一定重量的高温炉渣后,高温炉渣会使铲斗变形而降低其承载能力。因此目前的装载机无法满足清运炉前炉渣工作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现有装载机上进行改进,就可用于高温炉渣清运工作的炉前装载机。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前装载机,包括车架以及分别安装在车架上的发动机、变速驱动机构、操作机构、液压工作系统、铲斗总成以及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斗总成包括两侧的斗侧板、斗壁板、铲刃板和安装在铲刃板上的加强型铲齿,斗壁板的两端侧安装有侧刃板和斗侧板,斗壁板的外壁设有纵横相交的背加强筋、内壁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竖筋,斗侧板外壁具有纵横相交的侧加强筋与侧刃板固定;所述的前轮为中空的钢轮组件,钢轮组件包括外圈、两个外轮辐板、内圈、带有螺孔的内轮辐板、防滑齿和筋板,内圈和外圈分别固定在两外轮辐板上,内轮辐板固定在内圈上,两外轮辐板以及内圈上对称设有三个以上的筋板,内轮辐板、内圈和外轮辐板上也均布设有筋板,外圈的中部设有防滑圈,固定在外圈上呈“八”字型的防滑齿其内端与防滑圈固定连接;所述的后轮为实心胶轮,具有孔隙的链套包覆在后轮的胎面上。
本实用新型首先对铲斗总成进行了改进,针对出炉后炉渣高温的特点,将两侧刃板和斗侧板连接在斗壁板的两端,并在斗侧板的外壁设有纵横相交的加强筋与侧刃板固定连接,这不仅能增加斗壁板与斗侧板之间的机械强度,而且斗侧板外壁上的加强筋还能起到防撞的作用。由于斗壁板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连接有加强筋,尤其是内壁筋为竖筋,不会影响炉渣的正常装卸工作,明显提高了铲斗总成的强度,能有效地降低高温炉渣对铲斗加热后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铲齿采用了加强型结构,增加了铲齿宽度和厚度以及长度,提高插入渣堆的切向力。本实用新型装载机的前轮采用钢轮结构,可有效避免高温带来的影响,解决了高温炉渣易刺穿橡胶轮胎的问题,同时,外圈上呈“八”字型的防滑齿和防滑圈构成丁字型结构,在装载机的自重和防滑齿的作用下,不仅能增加与地面的附着力,而且还能方便清理齿板内的渣土。本实用新型的后轮采用实心胶轮,提高了轮胎耐高温和耐压能力,由于后轮上套有链套,使后轮的胶轮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避免炉渣黏附后轮上,可使装载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炉渣的清运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铲斗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前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铲斗总成,11-侧刃板,12-斗侧板,13-斗壁板,14-竖筋,15-弯板,15-1-加强竖板,16-铲刃板,16-1-加强型铲齿,17-侧加强筋,18-背加强筋,19-下铰接座,2-液压工作系统,3-前轮,31-防滑齿,32-外圈,33-外轮辐板,34-盖板,35-筋板,36-内轮辐板,37-筋板,38-内圈,39-防滑圈,4-车架,5-驾驶室,6-操作机构,7-变速驱动机构,8-链套,9-后轮,10-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分复用式并行激光测长仪
- 下一篇:磷酸轴流泵干气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