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酯混凝土浇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061.6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8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木;朱中华;陈心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捷稜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4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混凝土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机,尤其是一种聚酯混凝土浇注机,属于建筑材料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酯混凝土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预制件是建筑材料等行业常用的方法。据申请人了解,长期以来,聚酯混凝土的浇注始终以手工操作为主,因此存在以下弊端:
1、搅拌时间长,添加的有效成份易挥发,使制品质量下降;
2、清洗搅拌罐体时间长,更换品种困难;
3、人工计量添加成分,容易因控制不精确而造成成产品偏差;
4、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品质下降概率较高。
这些弊端仅采用简易设施无法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首要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及某些简陋设施使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一种可以自动化连续生产的聚酯混凝土浇注机,从而避免人为因素对成品质量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本使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方便的聚酯混凝土浇注机,从而便于浇注品种的更换。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聚酯混凝土浇注机包括床身,所述床身装有倾斜的浇注管,所述浇注管上端附近的上方开有进料口,下端开有浇注口,所述浇注管内安置搅拌输送机构,所述床身上方安装朝上敞开的加粉料斗和加粒料斗,所述加粉料斗和加粒料斗的下部分别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中装有输送机构,所述出料管的出口自上向下对准所述浇注管的进料口。
这样,当将混凝土粉料和粒料分别加入床身上方的加粉料斗和加粒料斗后,在各自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将分别通过两斗下的出料管,进入浇注管。接着,酌情加入树酯、促进剂、固化剂等辅助成分后,在浇注管内搅拌输送机构的作用下,粉料粒料相互混合,并从浇注口输出到浇注模中,完成连续自动浇注。容易理解,以上过程可以避免手工操作中人为因素对成品质量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进一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聚酯混凝土浇注机的浇注管上还设有接管口。操作时,接管口既可以分别插接聚酯、促进剂、固化剂等辅助成分的输送管,实现自动添加,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在需要清洗时,通过输送管自动或手动加入清洗液,从而实现快速清洗,方便浇注品种的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聚酯混凝土浇注机如图1和图2所示,床身由框架结构的上床身3和下床身1固连而成。上床身3固定装有倾斜的浇注管16,该浇注管上端附近的上方开有进料口13,进料口13附近的设有四叉接管口14。浇注管16下端开有浇注口,浇注口附近设有可开启真空观察窗15。浇注管16内安置由于电机带动的螺旋搅拌输送机构12。床身上方安装朝上敞开的对称左、右加粉料斗6和左、右对称加粒料斗9,加粉料斗6和加粒料斗9侧壁适当高度分别装有料位阀5。两对加粉料斗6和加粒料斗9的下部分别装有出料管7和10,其中分别装有电机通过联轴器4和8带动的螺旋输送机构。各出料管分别通过各自的垂直落料管至收集器11和进料口13,自上向下对准浇注管的对应进料口。
此外,该全自动聚酯混凝土浇注机还配有安装在上床身的树脂、促进剂、固化剂输送泵19、18、17。在使用状态,各泵的出口分别通过输液管插接到四叉接管口的对应端口。
启动机器后,将混凝土粉料和粒料分别加入床身上方的加粉料斗和加粒料斗,可以借助料位阀控制加料量。粉料和粒料在各自螺旋输送机构的作用下,通过对应的出料管以及落料管,落到浇注管的对应进料口,最终进入浇注管。同时,树酯、促进剂、固化剂也在对应输送泵的作用下,经输液管,由接管口进入浇注管。在管内螺旋搅拌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各种成分相互搅拌混合,并逐渐从浇注口输出到浇注模中,从而完成连续自动浇注。通过观察窗可以及时了解搅拌输送情况。
当需要时,只要点击触模屏上的清洗按钮,或手动开启(停电时)清洗阀,来自安装在上床身一侧清洗装置2的压缩空气,正压输送清洗液,完成清洗,同时可按需打开真空观察窗,从而方便观察浇注管内部。
调试设备时,手动完成各物料的标定;确定配方后,自动实现各逻辑顺序、连锁保护及故障报警等。所有操作都可分别以(中、英文)人机对话方式通过触模屏界面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捷稜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捷稜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式可调溜冰鞋
- 下一篇:随需个人计算机供应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