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202.4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8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董浜精密铸件厂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机构,用于钢铁企业将镀涂于金属产品表面的材料如锡、锌进行熔化的专用加热设施。
背景技术
在热镀锌板、热镀锌带钢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将锌镀涂到板体或带钢上,必须将先前处于固体状态的锌材熔化。
已有技术中是采用大铁锅作为盛放锌材的容器,将锌材放入铁锅内,在铁锅的外部对铁锅加热,加热用的能源采用煤、液化气或油等,使锅内的物料锌熔化。
不言而喻,由于这种加热方式属于原始而落后的方式,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弊端,而且这些弊端长期以来成为了热镀锌板、热镀锌带生产企业棘手并且一直期望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一是能源浪费大,因为是隔锅加热即锅外加热,加上锅体庞大,散热快,在加热时必须对锅体外作全方位的加热,由锅体将热传递给锅内的物料使其熔化,这种间接加热对能源的消耗与目前崇尚的节约型、节能型经济相悖;二是铁锅腐蚀严重,因为在加热过程中铁与锌会产生化学反应,经钢铁企业提供的数据表明,每腐蚀1公斤铁便产生约24公斤的锌渣,对价格较为昂贵的并且属于战略资源的锌造成严重的无为浪费;三是由于铁锅易被腐蚀而致使用寿命缩短,通常半年左右需更换铁锅,从而不仅给生产的顺畅进行产生影响,而且因频繁换锅而致企业成本增加;四是由于热镀锌板或热镀锌钢带的厚度随着规格的不同而相异,如业界所知,厚度不同,所要求的锌料的加热温度也不同,而铁锅加热熔化锌料则表现出一视同仁,无法满足对厚度的以变应变要求,从而也造成了对能源的浪费。
上述问题长期以来始终困扰着钢铁企业,尤其是随着对企业能源消耗指标的考核实行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迫使企业强化创新理念,本实用新型将要在下面公开的技术方案就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因为经申请人会同钢铁企业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对锌的加热方式不改变,那么上述问题便无法解决,而要改变对锌的加热方式,由必须具有理想的加热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既有利于节约能源,又可降低物料损耗的加热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加热机构,它包括一用于设置到镀涂容器中去的辐射筒和一容纳于辐射筒的筒腔中的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辐射筒上扩设有用于安装固定于所述的镀涂容器内的安装支架接应体,安装支架接应体上间设有安装支架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定位片、绝缘片、一对电源接柱、电热管、中心定位杆、隔套、保温层,定位片有一组,以间布状态地套置于所述的电热管、中心定位杆上,一对电源接柱固定在绝缘片上,电热管与一对电源接柱电联结,中心定位杆的两端与绝缘片和一组定位片中的最下部一枚定位片相定位,隔套有一组,套置在中心定位杆上,每二枚定位片之间由一隔套区隔,保温层设在绝缘片与一组定位片中的最上面一枚定位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镀涂容器为由非金属材料垒制而成的镀涂池,所述的非金属材料为耐火材料,所述的耐火材料为耐火砖,所述的垒制为砌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支架接应体为扩设在辐射筒上端敞开部位的法兰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片和绝缘片均为圆盘形的陶瓷片,所述的隔套为管状的陶瓷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热管包括容纳有电加热丝的第一、第二管体,第一、第二管体的顶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电源接柱电联接,并且第一、第二管体之间分别由第一、第二导线联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心定位杆的下端扩设有一限定突缘,而上端加工有迫紧螺纹,在迫紧螺纹上配设有迫紧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管体是弯曲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曲是呈u形弯曲的。
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结构由于能设置到镀涂容器内,因此可以变已有技术中的对镀涂容器的外加热即间接加热为内加热即直接加热,可节约能源20-30%;由于能满足对镀涂容器的内置式加热要求,因此镀涂容器无须选择金属容器,能减少锌渣的产生,有利于节约原料;在一套镀涂容器中可设置依需数量的本实用新型,从而可通过启用依需数量的本实用新型来适应对不同规格的热镀锌板或热镀锌带钢的镀涂温度要求;当某一套本实用新型结构致损时,只要针对性地撤换,不会给生产的顺畅进行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例举的应用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董浜精密铸件厂,未经常熟市董浜精密铸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槽畜禽粪便发酵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提捞采油井口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