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315.4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6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梅凯;王珊;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8/20 | 分类号: | B01J8/20;C02F1/00;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百涛 |
地址: | 210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铁碳微 电解 流化床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化床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
背景技术
铁粉法处理废水自日本同治矿业公司首次发明以来,已有较多的国内外企业利用其技术原理,改进设计、并研制成各种废水处理装置。其主要原理是将铁屑和碳粒等填充料,填装在主要包括一筒体的特定装置中,制成所谓的电解床。当污水通过时,铁成为阳极,碳成为阴极,产生各种微电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废水处理目的。由此可知,这种废水处理装置涉及两大技术问题,即填充料的组成性能和装置的结构设计,并都将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目前使用的铁碳微电解设备主要形式和优缺点可以归纳为:
1、采用废铁屑的固定床。优点:结构简单,废铁屑安装方便。存在问题:铁屑结垢严重,需常活化,未等废铁屑消耗,固定床完全堵塞;
2、采用废铁屑与颗粒焦碳混合的固定床。优点:结构简单,基本可以消耗废铁屑。存在问题:对于酸度不高的废水处理场合还有堵塞问题,好于设备1。废铁屑被消耗后,颗粒焦碳需要取出,重新混合废铁屑装入固定床;
3、采用铸铁条或小型铸铁块,带泵回流的搅拌床。优点:不会堵塞。存在问题:铸铁条、铸铁块比表面积小,搅拌床容积大,搅拌泵耗能高,处理效率低;
4、采用废铁屑和颗粒焦碳混装,采用搅拌机的搅拌床。优点:水力混合条件好,与搅拌机接近的废铁屑和焦碳最先消耗,效率高。存在问题:吨废水铁屑消耗量不均,工艺控制能力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通过对装置结构加以改进设计,提供一种处理废水效果稳定的连续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主要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溢流堰3、回流挡板4、射流泵喷嘴6、进水管7、出水管8,内筒体2位于连续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中部,进水口设在溢流堰3的底部,出水管8设在溢流堰一侧,内筒体2上部设有回流挡板4,挡流板上部为沉淀区9。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铁碳微电解流化床,其所述的回流挡板4为中间圆椎回流挡板;所述的中间圆椎回流挡板的倾角优选为30°。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铁碳微电解流化床,其溢流堰3下面部分位置设置溢流堰积水槽5。
本实用新型的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具有不结垢、不堵塞、可连续运行、微电解作用稳定、操作管理简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污水进入装置后,污水及铁碳混合填料在底部射流泵真空抽吸的作用下在内、外筒体内形成一个循环流,并且填料与污水混合均匀。回流水从底部由射流泵回流,在设备底部形成一定的负压区,使水中混合的铁屑和碳粒完全悬浮,与污水充分混合,部分水通过溢流堰溢流出水进入下个处理装置,大量的水用于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府视示意图;
外筒体直径为D1,内筒体直径为D2。溢流堰直径为D3,外筒体底部开口直径为D4,内筒体底部开口直径为D5。外筒体高度为L1,内筒体高度为L2,溢流堰高度为L3。中间圆椎回流挡板水平夹角为a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作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主要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溢流堰3、回流挡板4、射流泵喷嘴6、进水管7、出水管8,内筒体2位于连续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中部,进水口设在溢流堰3的底部,出水管8设在溢流堰一侧,内筒体2上部设有回流挡板4,挡流板上部为沉淀区9,回流挡板4为中间圆椎回流挡板,中间圆椎回流挡板的倾角优选为30°,同时溢流堰3下面部分位置设置溢流堰积水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