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弃油井二次开发用25Mn2小口径油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389.8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4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二建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C22C38/06;C22C38/12;C22C38/16;C22C38/18;C22C38/20;C22C38/22;C22C38/24;C22C38/40;C22C38/42;C22C38/4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54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油井 二次开发 25 mn2 小口径 油管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石油开采用管道,具体为废弃油井二次开发用25Mn2小口径油管。
(二)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油田对一些已一次开发过的老井以及当时注水压油有一定难度已封存的油井进行二次开发,以获得更多的石油资源。这些井在当时由于二次开采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与取得的经济效益相比已不适合开采、利用,而被遗弃及封存,但目前油价上涨,进行二次开采、利用被遗弃及封存的油田以能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因此一些油田利用小口径油管对原来的油井管进行水平打井,开采油井中剩余的石油资源,油井二次开采就需要使用口径较小、韧性较好的油管进行开采,而目前的油管口径均在60.3毫米以上,并且用37Mn5材料生产的油管,AK值较低,塑性较差,韧性及弯曲性均不能满足两次开采的需要,现在业内设计出一种小口径的油管,其管径在60.3毫米以内,这种管可以抽吸老井或废井中少量的残余油,但这种管的缺点就是管壁薄,而管与管的结合采用螺纹连接,而较薄的管壁在加工出螺纹后会导致端部的强度降低,影响了管的使用寿命。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弃油井二次开发用25Mn2小口径油管,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塑性、强度、韧性、延伸率,满足油田二次开采使用,而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输油管本体,所述输油管本体的材质为25Mn2钢,所述输油管的管径小于60.3毫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的两端部的内径小于管身内径,两端部的外圆大于管身的外圆,所述的输油管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在尺寸上可以配合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25Mn2钢包含以下百分含量的成份:C 0.23%~0.27%、Si 0.17%~0.37%、Mn 1.2%~1.35%、Al 0.02%~0.03%、P<0.025%、S<0.015%、V<0.005%、Mo<0.06%、Cu<0.2%、Ni<0.3%、Cr 0.05%~0.12%、N 0.006%~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25Mn2钢具有较高的塑性、强度、韧性以及较高的延展性,采用其制作的小口径输油管可以满足油田二次开采的使用要求,而输油管两端的管壁加厚,这样在两端部分别加工螺纹时不会影响到输油管的强度,保证了输油管正常的使用寿命,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输油管口径大、材质的塑性、韧性以及延展性差以及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输油管本体1,输油管本体1的材质为25Mn2钢,输油管本体1的管径小于60.3毫米,输油管本体1的端部3、4的内径小于管身2的内径,端部3、4的外圆大于管身2的外圆,输油管本体1的一端(图中为右端部3)设置有外螺纹,左端4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在尺寸上可以配合连接。25Mn2钢包含以下百分含量的成份:C 0.23%~0.27%、Si 0.17%~0.37%、Mn 1.2%~1.35%、Al 0.02%~0.03%、P<0.025%、S<0.015%、V<0.005%、Mo<0.06%、Cu<0.2%、Ni<0.3%、Cr 0.05%~0.12%、N 0.006%~0.00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C含量比37Mn5减少了,塑性大幅度的提高,而V、Mo、Cu、Ni、Cr、N的添加保证了材料的塑性、强度和延展性,充分满足油井二次开采的使用要求,而管的两端管壁加厚,这样及时加工内螺纹、外螺纹也不会影响输油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二建,未经张二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器挂幕
- 下一篇:支架架框与支承网片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