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型连铸液位控制石墨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459.X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8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元源;韩亚楠;陈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00 | 分类号: | B22D2/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型连铸液位 控制 石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型连铸系统中液位控制的石墨头,适用于热型连铸技术中控制铜、铝及其合金熔体的液位。
背景技术
国内外已知的铜、铝及其合金的热型连铸系统中,控制液位高低的均用图2所示三高(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石墨头结构。根据需要石墨头上升或下降,压入金属熔体,使液位上升、下降。通过传感器,达到精确控制液面位置的目的。其结构如图2所示,在石墨头3中间加工内螺纹通孔,之后将钢棒1旋入石墨头3中部,再把耐火堵泥6塞入石墨头底部的螺纹内。然后在石墨头顶端面与钢棒连接处砌筑锥形的耐火材料9。使用时,将石墨头压入熔体7中。这种结构的石墨头存在以下不足:
1、石墨头压入熔体中不久耐火堵泥就会脱落到熔体中,随之熔体进入石墨头内,与钢棒接触并不断的腐蚀钢棒的底部和石墨的内部,石墨头脱离钢棒并掉进熔体中。
2、耐火材料泡在熔体中长时间会破损,之后熔体就不断的腐蚀钢棒从而从石墨头顶部进入石墨头内,使之钢棒与石墨头脱离开。由于石墨在500℃以上氧化严重,金属熔体进入螺纹对钢棒腐蚀,经常造成石墨头掉落或螺纹腐蚀掉,使整个热型连铸工作失败。一个三高石墨头的使用寿命仅5~10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热型连铸液位控制石墨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型连铸液位控制石墨头,包括石墨头和钢棒,其特征在于:
自石墨头顶端向中间竖向设置一个螺纹孔,自石墨头一侧向中间横向设置一个销孔,所述销孔与螺纹孔相通,
所述钢棒下部制成外螺纹,钢棒下部外螺纹部分自石墨头顶端插入螺纹孔内,
所述销孔内插入短销,所述短销一端自石墨头一侧穿过石墨头内的钢棒插入销孔,短销另一端与石墨头侧面之间的销孔空隙处用耐火堵泥封堵,
所述钢棒顶部与石墨头连接处外围设置有耐火材料堆积体。
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头与钢棒之间采用短销连接可以可靠的防止石墨头脱落,石墨头与钢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是使连接更可靠,无松动;在短销另一端与石墨侧面之间的销孔空隙处用耐火堵泥封堵是防止熔体进入石墨头,可以精确控制液位;在钢棒顶部与石墨头连接处外围设置耐火材料堆积体可以起到保护钢棒与石墨头的螺纹氧化,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使用寿命可延长1~3倍,达10~30炉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型连铸液位控制石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以往的石墨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钢棒1、螺纹孔2、石墨头3、销孔4、短销5、耐火堵泥6、熔体7、液面8、耐火材料堆砌体9、坩锅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热型连铸液位控制石墨头,主要由石墨头3、钢棒1、短销5、耐火堵泥6和耐火材料堆砌体9组成。
所述石墨头3上自石墨头3顶端向中间竖向设置一个螺纹孔2,在石墨头3上自石墨头3一侧向中间横向设置一个销孔4,所述销孔4与螺纹孔2相通,所述钢棒1下部制成外螺纹,钢棒1下部外螺纹部分自石墨头3顶端插入螺纹孔2内,所述短销5一端自石墨头3一侧穿过石墨头3内的钢棒1插入销孔4内,短销5另一端与石墨头3侧面之间的销孔4空隙处用耐火堵泥6封堵。
在钢棒1顶部与石墨头3连接处外围,先涂以硅溶胶,后打结如图的锥状耐火材料堆积体9,该耐火材料为100~200目白钢玉砂,加1~2%重量的硼砂,少量水玻璃,用匙匀类工具将耐火材料堆彻成图中所示锥形部分;然后用喷灯加热到800~1000℃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4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