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腹弧板式可缩井壁支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586.X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海;东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5/14 | 分类号: | E21D1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22111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腹弧 板式 井壁 支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腹弧板式可缩井壁支柱装置,尤其适用于较厚表土层的煤矿立井钻井井壁中的双腹弧板式可缩井壁结构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华东地区的大屯、徐州、淮北和兖州等矿区有很多煤矿井壁相继发生破裂事故,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并威胁到矿井的安全,由此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生井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井筒投入使用后,井下连续不断地终年排水,使井筒周围土层中的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而引起土体逐渐下沉。土体下沉过程中在井筒外侧井壁表面上产生向下的摩擦力,造成井壁竖向载荷加大,而使井壁竖向应力增大,一旦竖向应力大于钢筋混凝土井壁的抗压极限应力时,井壁就会被压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已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变形承载能力强的双腹弧板式可缩井壁支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缩井壁支柱装置,包括设在上下段井壁之间的法兰盘,法兰盘之间的内外弧板和内外腹板,在内外弧板和内外腹板之间设置多根混凝土支柱,混凝土支柱的中间部位开有双锥形纵断面的破坏方向引导孔。
所述多根混凝土支柱的破坏方向引导孔的开孔方向与可缩井壁的径向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设多根开有双锥形纵断面破坏方向引导孔的混凝土支柱,可提高可缩井壁的竖向承载能力,避免钻井井壁在漂浮下沉中可缩井壁发生屈服变形的事故,满足钻井井壁漂浮下沉时对双腹弧板式可缩井壁竖向稳定承载能力的要求,保证可缩井壁的安全,适用于煤矿较厚表土层立井井壁结构中。其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腹弧板式可缩井壁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腹弧板式可缩井壁支柱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井壁支柱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井壁支柱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段井壁,2-上法兰盘,3-外弧板,4-外腹板,5-下法兰盘,6-内弧板,7-内腹板,8-下段井壁,9-支柱,10-引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用工程设计厚度的钢板,分若干片分别制成外弧板3、外腹板4、内弧板6和内腹板7,采用焊接方式将外弧板3和外腹板4组焊连接成一体,并与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5焊接固定,将多根混凝土制成的支柱9垂直设置在外腹板4和内弧板6之间,多根混凝土支柱9的中间部位开有双锥形纵断面的破坏方向引导孔10,多根混凝土支柱9的破坏方向引导孔10的开孔方向与可缩井壁的径向方向一致,且沿可缩井壁环向均等对称布置在同一圆周线上,支柱9的上端顶在上法兰盘2的端面上,下端顶在下法兰盘5的端面上,靠挤压与上、下法兰盘定位,并使支柱中间引导孔10的开孔方向与可缩井壁的径向一致,最后将内弧板6和内腹板7焊成一体,并与上、下法兰盘2、5焊接固定,使可缩井壁组焊成一个整体。再通过可缩井壁的上法兰盘2与上段井壁1连接,通过下法兰盘5与下段井壁8连接,使可缩井壁与上、下段井壁1、8连接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