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列集合梯度柱聚光线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997.9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9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军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46;G02B1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列 集合 梯度 聚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太阳能转换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照光热转换的梯度柱聚光线体。
背景技术
全球能源短缺,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也是地球最大的可利用能源。长期以来人们为了利用太阳能造福人类,做了大量的努力工作。
目前已有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大致有:集热真空玻璃管式、直热闷晒式、硅光电池板式、透镜或抛物锅聚焦光纤传导式等等。
考查了现有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1)采光量偏小,导致太阳能可利用价值不大;(2)聚热效率低,温度升幅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突破性地提高太阳能的使用价值。大面积和超大面积地采集太阳能光照量并将其大量的光照能量聚集聚光集中释放而产生一个高温度,而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转换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照光热转换的梯度柱聚光线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照光热转换的梯度柱聚光线体,其技术特征在于,是由透光的梯度柱聚光线体或其并列集束分段相互连接而成,其起始端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上端端口面为受光面,其结束端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下端端口面为出光面。
梯度柱聚光线体横截面有大小梯度变化。
所述的梯度柱聚光线体或其并列集束从起始端到结束端逐渐变细。
位于前后段的梯度柱聚光线体或其并列集束之间,采用同一体式结构或者相互之间采用卡套连接的分体结构或者为前述二者相结合的混合结构,显示为单端头输入单端头输出型、单端头输入多端头输出型、多端头输入单端头输出型、多端头输入多端头输出型。
所述的梯度柱聚光线体横截面呈圆形截面、折线形截面、曲线形截面。
所述的梯度柱聚光线体外加有保温层。
所述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上端端口面径向直径为0.5毫米-5米。
所述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上端端口面是平面、弧形面或曲面;起始端的梯度柱聚光线体并列集束后,其受光面为矩形面、斜面屋顶面、波浪形面或立体柱状形面。
所述的梯度柱聚光线体是透光玻璃柱或透明塑料柱或者是中空的透光玻璃柱或中空透明塑料柱,前述的透光玻璃柱或透明塑料柱外镀或不镀有反射膜层。
结束端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出光面后的光路中安装有聚焦透镜组。
本实用新型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两端的端面,其端面积大的一端与日光照相关联为采集光输入上端端口面,其端面积小的一端与受光热体对象相关联为光热输出下端端口面。太阳日照光线由其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上端端口面采光输入通过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传输聚光,在其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下端端口面将太阳日照光热释放给受光热体对象。
本实用新型将梯度柱聚光线体进行作若干数量以至超大数量的并列集合。并列集合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上端端口面被集合而组成一个大的以至超大面积的平面或曲面,沿其并列集合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纵向顺序进行横截,其集合横截的横截截面集合面积有大小梯度变化。有大小梯度变化的并列集合梯度柱聚光线体的末端端口面是其并列集合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下端端口面输出面。并列集合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上端端口面集合平面或曲面与日光照相关联为其采光输入上端口面,并列集合的梯度柱聚光线体的末端端口面与受光热体对象相关联为其光热输出下端口面。太阳日照光线由并列集合梯度柱聚光线体的上端端口集合平面或曲面输入进行大的或超大面积的采光,大量或超大量的太阳光能通过并列集合梯度柱聚光线体进行传输聚光集中在其并列集合梯度柱聚光线体的末端端口面将太阳日照光热释放给受光热体对象。
所述的前后段的梯度柱聚光线体可以是同一体结构,或者是卡套将其相互连接而构成分体结构,其前后段的梯度柱聚光线体在卡套内的相互接触或关联处有间隙或空腔。
所述的同一体结构有以下形式:单端头输入单端头输出型、单端头输入多端头输出型、多端头输入单端头输出型、多端头输入多端头输出型。
所述的卡套结构有以下形式:单端头输入单端头输出型、单端头输入多端头输出型、多端头输入单端头输出型、多端头输入多端头输出型。
所述的并列集束的梯度柱聚光线体是由分体结构或同一体结构的异型端头单独串、并联混合连接或分体结构和同一体结构的异型端头相结合串、并联混合连接而构成的。
所述的受光热体对象是指局部空间、实物体、热水器开水器储水釜、光暖器光热炉受光热体。
所述的并列集束的梯度柱聚光线体外加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突破性地提高太阳能的使用价值。大面积和超大面积地采集太阳能光照量并将其大量的光照能量聚集聚光集中释放而产生一个高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军,未经孙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厅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具抽气止逆阀的真空袋及抽气止逆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