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酒瓶包装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283.X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马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高炉酒厂 |
主分类号: | B65D77/30 | 分类号: | B65D77/30;B65D5/54;B65D17/3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3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酒瓶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更具体地说是为实现防伪的一次性使用酒瓶包装盒。
背景技术:
在商品销售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影响商品销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商家的声誉,而对商家声誉最具破坏性影响的因素便是市场上充斥的赝品,以酒为例,目前市场上的酒盒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开启时必须将酒盒破坏,此类酒盒的弊端是难以开启,不便于消费者使用;另一类是易于开启但无须将其破坏,制假者回收这部分酒盒后,在其内装入假酒又在市场上出售,此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商家的声誉且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易于开启且必须破坏盒体才能将其内包装物取出的新型酒盒。
为了增加销售量,商家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例如,在酒盒内放置制作精巧的礼品,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但是,由于现有的酒盒不具有防盗功能,在不破坏酒盒的情况下也能将其内的礼品取走,所以有些时候,礼品在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中间环节上就被人盗走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促销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开启方式简单的一次性使用酒瓶包装盒,一旦开启便不再能复原包装,达到防伪防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
以盒体与顶盖固结为一封闭的盒状体,在盒体的一侧壁内设置有沿纵向贯通盒体侧壁的拉绳,拉绳的绳端在顶盖边沿伸出在盒体的外部;
在盒体内,位于顶盖的下方,设置防盗内盖,防盗内盖的四周嵌入在盒体内壁的凹槽中,并与盒体粘结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凹槽的下方,位于盒体的一侧部设置折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在开启包装时,是通过拉动拉绳将盒体沿拉绳位置处撕开一条纵向开口,再沿该纵各开口拨开盒体,即可自盒体中取出其包装的酒瓶,操作方式简单快捷。
2、本实用新型为破坏性开启,一旦启开口,则作为酒瓶包装不再能使用,具有使好的防伪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置防盗内盖,通过将防盗内盖的周边嵌入在盒体内壁的凹槽中,并相互粘结,因此,在不破坏盒体或防盗内盖的前提下,无法直接打开防盗内盖,由此保障盒内包装物不被窃取。
4、本实用新型在盒体的一侧部设置折痕,使得在包装过程中,该侧部可以在折痕位置处向外翻折,以便将防盗内盖以滑动的方式自该盒体侧部插入,可以极大地方便包装,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顶盖、2防盗内盖、3折痕、4绳端、5盒体、6凹槽、7拉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以盒体5与顶盖1固结为一封闭的盒状体,在盒体5的一侧壁内设置有沿纵向贯通盒体5的侧壁的拉绳7,拉绳7的绳端4在顶盖1的边沿伸出在盒体5的外部。
开启时,捏住绳端4将拉绳7拉出,即将盒体5在其侧壁上撕出开口,自开口部位拔开盒体5便可取出包装在盒中的酒瓶,盒体5同时被破坏,不再能回收,实现防伪。
如图1所示,在盒体5内,位于顶盖1的下方,设置防盗内盖2,防盗内盖2的四周嵌入在盒体内壁的凹槽6中,并与盒体5粘结为一整体。
为了便于装配,具体实施中,在凹槽6的下方,位于盒体5的一侧部设置折痕3。
包装过程中,将盒体5在其折痕3所在的一侧部沿该折痕3将其上部向外翻折,防盗内盖2即可以滑动的方式自该侧部插入,并吻合在盒体内壁的凹槽6中,再将折翻的盒体侧部合拢,并在各连接部位实施粘结即完成防盗内盖2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高炉酒厂,未经安徽高炉酒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歧管
- 下一篇:车窗玻璃与升降器的连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