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子挂锁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1414.4 | 申请日: | 200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宁;罗晓革;张用明;吴国元;程鹏;黄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宁 |
主分类号: | E05B67/00 | 分类号: | E05B67/00;E05B49/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子 挂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子挂锁,尤其是一种由锁体和U形锁梁组成的,在锁体内的空腔部设置有电子锁闭机构的智能电子挂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锁一般是传统的由机械零件组装而成的机械锁,其不足之处在于:只要采用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机械锁钥匙就可以开锁,其保密性和防盗性较差,不适合用于保密和防盗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所,此外,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需要用锁的地方,由于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所以我们需要随身携带一串钥匙,在开锁时还需要在一串钥匙中寻找其中的一把,使用很不方便。另外,还有IC卡锁和磁卡锁,虽然提高了安全性,但对于分散性的门锁用IC卡和磁卡管理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锁方便,闭锁可靠,便于对分散性门锁进行管理的智能电子挂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智能电子挂锁,由挂锁锁体和U形锁梁组成,锁体上开设有空腔部,该空腔部的敞口处设置有盖体,盖体与锁体围成的区域内有电子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子锁闭机构包括电子驱动机构,电子驱动机构驱动锁塞机构与U形锁梁处在分离开锁或镶嵌配合闭锁两种位置状态,电子驱动机构与电子线路板的驱动信号输出端相连,电子线路板的信号输入端与锁体上设置的数据接口电连接。开锁时,手持机的数据接头接入锁体上的数据接口,向电子线路板提供驱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智能电子挂锁配合手持机使用,开锁方便,闭锁可靠,防盗性能较高;手持机便于对分散性的门锁进行管理;智能电子挂锁内无需电源,功耗较低;开闭锁时,工作数据分别记录在手持机和智能电子挂锁的存储芯片里,对开门记录的管理也更为方便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去掉盖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子驱动机构和锁塞机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磁铁、滑杆、锁塞和U形锁梁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子驱动机构、锁塞机构和应急机械开锁机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分别是用机械钥匙开锁时处在开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用手持机开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智能电子挂锁,如图1所示,包括锁体10和U形锁梁20,锁体10上开设有空腔部,如图2所示,空腔部内容纳有电子锁闭机构和电子线路板40,电子锁闭机构包括电子驱动机构50、锁塞机构60和应急机械开锁机构70,如图4、图6所示。电子线路板40内设有控制电路、存储芯片和报警输出电路,锁体10的底面上设有数据接口80,数据接口80与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子驱动机构50相连,数据接口80与手持机上的数据接头配合使用,数据接口80上覆盖有旋转滑盖,空腔部的敞口处设有盖体30,盖体30与锁体10之间及U形锁梁20上设有防水密封圈,锁体10的空腔与外界相通的部分采用防水密封处理。
如图3所示,电子驱动机构50包括与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相连的电磁铁51,与电磁铁51的磁力吸合运动的滑杆52,电磁铁51由线圈和固定支架组成并固定在空腔部的顶端,滑杆52上端位于线圈的中空部内,滑杆52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如图5所示,滑杆52的杆身上有一台阶53,在滑杆5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54,复位弹簧54位于台阶53和电磁铁51之间,如图8所示,电磁铁51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吸合滑杆52,滑杆52克服复位弹簧54的弹力向上移动,且其位于线圈的中空部位内的杆身变长,断电后,滑杆52由于复位弹簧54的作用向下移动。
如图2、图4所示,锁塞机构60包括锁塞61,锁塞61为一柱销状,横置于滑杆52和U形锁梁20之间,锁塞61的表面上设有台阶64,复位弹簧62穿过台阶64套设在锁塞61上,锁塞61和复位弹簧62置于导向管63内,锁塞61的右端为半球形,与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相吻合,锁塞61的左端与滑杆52的杆身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宁,未经赵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起垄覆土农具
- 下一篇:一种板结道床道碴的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