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阀门和包含该电磁阀门的控温烤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502.4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建刚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06;A21B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阀门 包含 烤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门,另外还涉及一种含有该电磁阀门的控温烤箱。
背景技术
在现代管路系统中,阀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于管路的运行、控制和维护均起到了积极作用。直动式电磁阀是阀门的一种,其灵敏度高,控制条件简单,但由于它是通过电磁力作用于阀芯,使阀芯在阀体中作上下运动来实现对管路的通断,由于电磁线圈、磁力、阀芯的相互作用和限制,当试图使直动式电磁阀应用于较大的管路系统时,其灵敏度和控制条件都将受到较大影响,故其通径一般不超过25mm,因而其只能应用于管路较小的系统中,从而使它的应用领域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门,其适用于通径较大的管路系统,且灵敏度高、控制条件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阀门,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部的电磁控制机构,本阀门还包括在电磁控制机构驱动下上下运动的阀芯,阀芯延伸出阀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闸板,所述的闸板的板面与阀芯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因在阀芯的下端设置了闸板,从而当阀芯在电磁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动作时,阀芯将驱动闸板运动,通过闸板即可实现对较大管路的开关控制;又由于闸板的板面与阀芯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故本电磁阀门可以方便地设置在管路的拐角处,并将其本体全部设置管路的外侧,而仅将闸板置于管路中,且灵敏度高,控制条件简单,即扩展了直动式电磁阀的应用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电磁阀门的控温烤箱,其控温性好,且便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烤箱包括燃烧室和设置在其上侧的烘焙室,烘焙室的外侧包覆有供热烟气通过的烟室,连接烟室和燃烧室的供烟道上设置有电磁阀门,烤箱在远离供烟道的一侧设有排烟道,烟气依次通过燃烧室、供烟道、烟室和排烟道完成整个加热过程,所述的烘焙室的壁板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烤箱的外侧设有温控器,温控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门相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控温烤箱采用电磁阀门来控制供烟道的启闭状态,温控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门相连接,使烘焙室的温度达到烘焙食品所需要的温度,从而实现了烤箱的温度控制,由于上述电磁阀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本烤箱的控温性能,而且便于操作,易于维修。
附图概述
图1是电磁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含有电磁阀门的控温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2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2的C-C剖面图;
图6是图2的D-D剖面图;
图7是图2的E-E剖面图;
图8是图2的F-F剖面图;
图9是图7的G-G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阀门,包括阀体10和设置在阀体10内部的电磁控制机构,本阀门还包括在电磁控制机构驱动下上下运动的阀芯20,阀芯20延伸出阀体10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闸板30,所述的闸板30的板面与阀芯2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由图1可得,电磁阀门的本体设置在管路的外侧,闸板30处在在管路的拐角处,正常状态下闸板30抵靠在拐角处的管口上,当电磁控制机构动作时,阀芯20动作,从而带动闸板30动作,由于闸板30的板面与阀芯2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从而使闸板30远离拐角处的管口,由此管路连通,管路中的流体开始流动。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阀芯20为中空状。中空状的阀芯可以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保持所受的磁力不变,从而提高电磁阀门动作的即时性和灵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阀芯20和闸板30之间设置有杆状连接件21,本连接件21的使用可以将电磁阀体设置在远离管路的位置,由阀芯20带动杆状连接件21动作,再由杆状连接件21带动闸板30动作,从而在保持原来基本功能的情况下,使电磁阀门的本体远离高温等不利环境,保证电磁阀门的正常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杆状连接件21为中空状,其由无磁不锈钢制成。做成中空状可以减少杆状连接件21的重量,有利于阀门动作的灵敏性,选用无磁不锈钢作为材质,可以减少电磁控制机构对杆状连接件21的影响,并使连接件21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障其完成相应动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建刚,未经郭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