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机向下编织自动间隔送芯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666.7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运良 |
主分类号: | D07B7/02 | 分类号: | D07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江苏省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向下 编织 自动 间隔 送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芯鱼网编织绳装入金属芯的机器,一种编织机向下绳织自动间隔送芯机。
背景技术
目前,鱼网中的一种夹芯编织绳,在编织时,均是用手工操作装入,这种手工的操作方法,费工、费时、费事,会发生漏填或间隔不均的问题,保证不了质量,虽然也有自动间隔送芯的机器出现,但是多存在着效率不高,易出现故障,对此,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鱼网金属芯编织绳编织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织机向下编织自动间隔送芯机,该机的结构科学合理好用,它更省工省时省事,并可确保编织绳的质量,可彻底解决目前编织绳编织机存在的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该间隔送芯装置由压锤调节齿轮、涡轮盘、蜗轮托盘、机架、偏心轮、压锤、蜗杆、金属芯、传动轴、编织盘、编织转盘、传动装置、电动机、收线滚筒、导向漏斗及落料盒组成;其特征是:该装置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盘形的涡轮盘,它的周边上,带有垂直向下均匀分布的通孔,该通孔中,对应的插入有短柱状的金属芯;该蜗轮盘转动的安装在蜗轮托盘上,蜗轮托盘由托盘支架支撑固定,在蜗轮托盘的一边,带有与蜗轮盘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当蜗轮盘的两个通孔对应相通时,金属芯即会从上落下,进入落料盒中,落料盒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状,它的上端与蜗轮托盘连接,下端口顺序与漏斗状的导向漏斗、倒置的中心带有通孔的杯子形状的编织盘、圆盘状的编织转盘及安装在机架下方横向的圆锥状的收线滚筒对应安装;导向漏斗通过侧面的“L”形连接臂固定在托盘支架上,编织盘与编织转盘连接,安装在机架上;蜗轮盘圆周围的一侧,对应啮合安装有柱状的蜗杆,蜗杆通过传动轴带动,啮合带动蜗轮盘转动;编织转盘及编织盘由安装在它们一侧的传动装置连接传动;收线滚筒外侧带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顺序通过过桥齿轮与传动轴连接传动;传动轴及传动装置、均与电动机连接,接受输入的动力;支架分别盛托支撑着蜗轮托盘、传动轴、编织转盘、收线滚筒、传动装置及发动机;在蜗轮托盘的侧面通孔的正上方,对应的安装有圆盘形的偏心轮,偏心轮的传动轴一左一右由支架支撑,向左延伸连接着压锤调节齿轮,并通过下啮合齿轮与蜗杆的传动轴连接传动;偏心轮带动一根向下的直杆,其下端连接一个柱状的压锤,压锤插入落料盒中,通过偏心轮的转动,使压锤上下运动,可把金属芯捣入导向漏斗中,再间隔的落入编织绳内,编织成编织绳。
其有益效果是:该编织机向下编织自动间隔送芯机,结构科学合理好用,它更省工省时省事,并可确保编织绳的质量,可彻底解决目前编织绳编织机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锤调节齿轮,2·蜗轮盘,3·蜗轮托盘,4·托盘支架,5·偏心轮,6·通孔,7·压锤,8·蜗杆,9·金属芯,10·传动轴,11·编织线,12·编织转盘,13·传动轴,14·传动装置,15·电动机,16·传动轴,17·收线滚筒,18·机架,19·编织绳,20·金属芯,21·编织盘,22·导向漏斗,23·落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运良,未经马运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