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前轮固定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062.4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35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翠斌;赵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翠斌 |
主分类号: | B62H3/04 | 分类号: | B62H3/04;B60P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1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前轮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前轮固定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前轮固定架主要是一种方便于停靠、运输摩托车的支撑工具。摩托车前轮固定架可以使摩托车平稳放置,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倾倒,不易磨损,而且停放整齐,节约了运输空间。已有的一种摩托车前轮固定架,其垂直支架与底座焊接于一体,不便于拆卸、装运,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拆卸存放及运输,节约空间、固定牢靠的摩托车前轮固定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底支撑座、轮夹、垂直支架、前轮挡板,底支撑座由一底座、两底架、一底板组成,前轮挡板经销轴活动连接于垂直支架顶端,轮夹经销轴、固定座活动连接于底板上,所述垂直支架底部经螺栓固定于底座上,轮夹的一侧或两侧上设有定位孔,一底架或两底架上设有卡钩,卡钩与定位孔呈卡合分离状态。
所述轮夹呈船形;所述卡钩经螺栓活动连接于卡座上,卡座固定于一底架上;所述轮夹由左右两块插合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垂直支架经螺栓锁紧于底座上,前轮挡板经销轴活动连接于垂直支架顶端,垂直支架和前轮挡板均可拆卸分装运输,大大节约了运输空间;轮夹上设有定位孔,经铰接于底架上的卡钩进行钩合限位固定,使轮夹不会前后摇摆,保证摩托车前轮平稳放置,及运输过程中不会因颠簸而移位脱架;前轮挡板也配合轮夹对前轮辅助支撑,使前轮不会左右摇摆偏位,进一步保证了摩托车在停靠、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方便操作,提高效率,停放整齐,减少破损;轮夹由左右两片插合,可调节轮夹宽度,方便对前轮的夹紧和松开,使用方便,锁紧更为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局部示意图。
图1、2所示中,轮夹1,底板2,销轴3、31,固定座4、41,螺栓5,卡座6,卡钩7,定位孔8,底架9、91,前轮挡板10,底座11,销轴12,垂直支架13,螺栓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2所示的一种摩托车前轮固定架,主要由底支撑座、轮夹1、垂直支架13、前轮挡板10组成,底支撑座是由一底座11、两支架9、91、一底板2连接于一体,两底架9、91呈“八”字形与底座11连接;底座11上经螺栓14连接有垂直支架13,垂直支架13的顶端经销轴12活动连接一两翼向两侧张开的前轮挡板10;底板2上安装有两固定座4、41,两固定座4、41上经销轴3、31连接轮夹1的底部,使船形轮夹1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以销轴3、31为轴心前后摆动,方便摩托车前轮上、下架和放置;一底架9上安装有一卡座6,卡座6上经螺栓5活动连接一卡钩7,轮夹1一侧设有定位孔8,当摩托车前轮推入轮夹1中后,将卡钩7勾入定位孔8中,使轮夹1定位不摇摆,摩托车前轮置于前轮挡板10的两翼片间,保证了摩托车放置的平稳性,便于安全运输和安全停靠。
轮夹1由左右两片插合而成,当摩托车刚推上轮夹时,轮夹张开,使前轮方便推入,当前轮推入轮夹过程中,轮夹随之自动收紧,使前轮被轮夹夹紧,停靠、运输更为安全稳固,不会歪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翠斌,未经谢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摩枕头
- 下一篇:压缩机安装组件及带有这种压缩机安装组件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