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钻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113.3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飞达汽车保养工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22 | 分类号: | E21B17/2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地质矿场钻探设施如钻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钻杆。
背景技术
业界周知,在石油和/或天然气的勘探、地下其它矿产或称矿藏的钻探中,都要用到螺旋钻杆,螺旋钻杆的一端与接头相配接,而接头与动力如钻机的动力头配接,螺旋钻杆的另一端与钻头相配接。显见,螺旋钻杆是接头与钻头的载体,其结构貌视简单,但要求较高。图1所示为已有技术中广为使用于上述领域中的螺旋钻杆,它由杆体1和以螺旋状地结合在杆体1上的多枚彼此相联结的螺旋片2构成,这种螺旋钻杆虽然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的技术缺陷,具体表现为螺旋片2易开裂而致换杆频繁,不仅增加钻探的成本,而且影响钻探速度。引起螺旋片2开裂的原因是由螺旋片2自身的结构不合理所致,由图可见,相邻螺旋片2之间需要由一接应片21街接,而街接的手段是通过焊接来实现的,从而使螺旋片2之间表现为有端点联结,于是,在接应片21与螺旋片2之间形成了无法消除的脆弱的焊接部211,而正是因为该焊接部211的存在,致使螺旋片2的强度无法保障,在钻探作业过程中,焊接部211开裂的几率较高,一旦开裂,只能使整根螺旋钻杆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避免因螺旋片致损而造成整体报废的螺旋钻杆。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螺旋钻杆,它包括杆体和以螺旋状地结合在杆体上的多枚彼此相联结的螺旋片,所述的彼此相联结为各螺旋片之间无端点联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杆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配接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各螺旋片之间实现了无端点联结,因此,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接应片,有效地保障了螺旋片的强度,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开裂现象,不仅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而且可提高钻探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螺旋钻杆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钻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给出了构成螺旋钻杆的杆体1和呈螺旋状地焊接结合在杆体1上的多枚彼此相联结的螺旋片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将各螺旋片2之间实现无端点联结,整体地以螺旋状自杆体1的一端延续到杆体1的另一端。对于螺旋片2的导程或称螺旋升角在本实用新型中虽然并不需要具体限定,但通常在40-280mm范围;杆体1的长度在1.5-9m范围;螺旋片2的最大高度在20-40mm范围。由图见,在杆体1的两端开设有分别用于对配接到杆体1上的接头和钻头定位的第一、第二配接定位孔11、12。
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螺旋钻杆与已有技术(如图1所示结构)相比,使用寿命可提高五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飞达汽车保养工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飞达汽车保养工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