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272.3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16 | 分类号: | B29C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磁镶件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特别是一种可避免导磁镶件自导磁入子上脱落的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产品内通常需镶嵌一金属元件,该金属元件可在合模前被固定在模具结构的入子上,再与入子一并放入至模腔内。在塑料产品冷却成型后,开模将入子取出,便可使金属元件留在塑料产品内。但是,现有技术中,金属元件是通过紧配合固定于入子上,即,入子的外径略大于金属元件的内径,插入与拔离时,入子均会受较大的磨擦力作用。当入子在插拔使用若干次后,入子的外径会变小,与金属元件之间的配合便不再是紧配合,从而导致金属元件自入子上脱落。
将磁吸技术应用于模具结构已出现于中国大陆第200610036130.6号专利申请中,该专利揭示的是一种电磁锁模注塑机,其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后模板,两端分别与定、后模板固定的拉杆,固定在定模板上的快速移模油缸,快速移模油缸的伸出端与动模板连接;特点是:还包括阶式套筒,端板,固定在端板上的第一电磁铁及固定在动模板上的第二电磁铁;在拉杆上设有沿轴向方向分布的一排以上的径向对称分布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销栓孔;阶式套筒与端板组成自由定位锁模组并套设在拉杆上,螺栓一端固定在端板上,另一端穿过阶式套筒的底板,底板两侧由设在螺栓上的螺母紧固定位,在阶式套筒圆周上装有一个以上的第一电磁销栓,该电磁销栓包括可插入第一销栓孔中的销栓及带动销栓上下运动的线圈;在端板上开有第二销栓孔;第二电磁铁安装在动模板四角上位于拉杆通孔周围,第二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轴向上相互贴合组成电磁铁组;在动模板还固定安装有伸出板,在伸出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销栓及在安装位置还开有通孔,第二电磁销栓包括可穿过通孔并插入第二销栓孔中的销栓及带动销栓上下运动的线圈。该专利揭示的结构简单,使用零件少,不使用肘杆和液压锁模系统,电能直接转换为锁模力,节省能源,不使用润滑油和液压油,洁净环保,且锁模力均匀分散,还可独立调节,同时动模板开模行程长,对模具的适应性强等特点。
中国大陆第200610036130.6号专利申请中所揭露的磁吸技术仅涉及于锁模系统,但不能解决导磁镶件自导磁入子上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导磁镶件自导磁入子上脱落的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适用于固定一导磁镶件,且该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包括一第一避磁元件,该第一避磁元件的内部呈中空状,而该第一避磁元件的一端部设有一凸缘;该凸缘外卡持设有一导磁入子,该导磁入子的一端部设有一凸台,且该凸台与该凸缘卡持配合,而该导磁入子的另一端部延伸设有一安装部,且该安装部外套设该导磁镶件;该凸台上磁吸固定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磁化安装部;该磁性元件的外围套设一第二避磁元件,且该第二避磁元件与该凸缘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磁吸原理将导磁镶件吸附固定于导磁入子上,从而避免导磁镶件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适用于固定一导磁镶件10(于本实施例中,该导磁镶件10可为一螺母),且该导磁镶件的固定结构包括一第一避磁元件20(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避磁元件20呈套筒状),该第一避磁元件20的内部呈中空状,而该第一避磁元件20的一端部设有一凸缘21。且该凸缘21外卡持设有一导磁入子30(于本实施例中,该导磁入子30呈二层阶梯状),该导磁入子30的一端部设有一凸台31,且该凸台31与该凸缘21卡持配合,而该导磁入子30的另一端部延伸设有一安装部32,且该安装部32外套设该导磁镶件10;该凸台31上磁吸固定一磁性元件40(于本实施例中,该磁性元件40为磁铁),该磁性元件40磁化安装部32;该磁性元件40的外围套设一第二避磁元件50(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避磁元件50呈套筒状),且该第二避磁元件50与该凸缘21抵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磁吸原理将导磁镶件10吸附固定于导磁入子30上,从而避免导磁镶件10的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