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粉混合机气流搅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366.0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6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顾琪龙;顾浩;顾竣;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琪龙 |
主分类号: | B01F13/02 | 分类号: | B01F13/02;B01F3/18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2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粉 混合 气流 搅拌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干粉粉体混合的加工机械,具体为干粉混合机气流搅拌装置。
(二)背景技术
干粉混合机是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粉体之间的一种混合设备。但现在常用的干粉混合机普遍存在着混合速率低、混合时间长、混合不均匀,原理具体如图1所示,粉体经送料口A加入到混合机内部后就开始循环混合,粉体先从机器内最底部的进料口B进入中心输送管后(中心输送管内装有垂直式螺旋输送机),被垂直式螺旋输送机垂直输送到中心输送管顶部,再从输送管顶部出料口输出,回落到机器内。粉体回流至机器底部后,再从进料口B进入输送管,这样就完成一次粉体间的翻转循环,达到粉体间混合的目的。但由于各种粉体之间的比重、粘性、流动性等都有很大的差异,粉体在机器内部的循环流动完全是靠粉体自身的重力在流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参与帮助,这样就造成对那些比重重、流动性能好,没有粘性的粉体有些效果,但对于那些比重轻、流动性能差、有些粘性的粉体混合效果就很差,甚至没有效果。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粉混合机气流搅拌装置,其可以帮助粉体的有序循环流动,以取得较好的混合效果。
具体方案为:其包括输送管以及输送管与其外部的料斗围成的物料循环通道,所述输送管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中间循环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循环料口处设置有压缩气体喷头。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循环料口的上部,与所述中间循环料口处的喷头错开角度安装有压缩气体喷头,所述压缩气体喷头沿所述循环通道的圆周分布;所述料斗由圆筒和锥形筒围成,在所述圆筒与锥形筒的结合处,设置有压缩气体喷头,所述喷头与其下面的喷头分别错开布置;
所述物料循环通道的顶部连接输气管,所述输气管通往储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中间循环料口处设置的喷头可以把料口之间连接板处的积料往上扬起,防止物料堆积在进料口周围,使之参与循环混合,从而改善循环效果;而中间循环料口上部的喷头能有效地防止倒立喇叭口状的形成,并能松动吹开上面不动的粉体,这样进料口周围的粉体能始终不断地进入进料口;料斗的圆筒与锥形筒的结合处的压缩气体喷头可以清除附着在桶壁处的可粘性粉体,并扬起桶壁处比重轻、流动性能差的粉体,参与循环混合,进一步保证了循环效果。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管3以及输送管3与其外部的料斗围成的物料循环通道5,输送管3设置有进料口10和出料口2以及中间循环料口11,中间循环料口11处设置有压缩气体喷头9。在中间循环料口11的上部,与中间循环料口11处的喷头9错开角度安装有压缩气体喷头8,压缩气体喷头8沿循环通道5的圆周分布;料斗由圆筒4和锥形筒7围成,在圆筒4与锥形筒7的结合处,设置有压缩气体喷头6,喷头6与其下面的喷头8、9分别错开布置;物料循环通道5的顶部连接输气管12,输气管12通往储水槽13,1为电机。喷头8喷出的压缩空气还可以将比重轻、流动性能差的粉体在这些粉体上扬的时候,与输送管顶端输出口输出的粉体相遇,并交错混合,最后一起下落,进入中间循环料口11,参与循环混合。输气管12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外溢混合气体送入储水槽13,混合气体中的粉体遇水沉淀于水中,而净化过的气体则通过水排放到空气中,从而达到除尘目的。
实践证明干粉混合机增加了气流搅拌装置后,混合效果和效率都大幅度的提高,具体表现为混合时间缩短,以前用时需1小时以上,而现在缩短至20-30分钟、混合效率提高,现在的混合效率可达98%以上,而没有增加这套装置前,仅60-70%、在单位规定的时间内,提高了循环翻转的次数,混合速度加快、出料干净,粉体料剩余量极少,机器内无积料,对更换产品的品种极为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琪龙,未经顾琪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