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处作业吊篮用底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380.0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9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杰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01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处 作业 吊篮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材,尤其是一种用于制作高处作业吊篮的底板型材。
背景技术
高处作业吊篮底板是作业栏框的关键重要部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吊篮的使用安全和寿命,目前市场上该项商品的一般做法是用铝合金通用型材及板材焊接而成,其缺点时焊接变形大,强度差,制作过程长,相应的成本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刚度好、成批生产制作成本低,作业施工防滑性能好的高处作业吊篮用底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处作业吊篮用底板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竖直设置的左侧板与右侧板,左侧板的底端设有向右伸出的左托板,在左托板上方的左侧板右侧壁上设有向右伸出的左面板,左托板与左面板构成向右开口的虎口状,左侧板的顶端设有向左侧伸出的顶面板,左面板的右端部设有由公榫或者母榫构成的第一拼接部,在左面板的底面设有第二凸起部;相应地在右侧板的底端设有向左伸出的右托板,在右托板上方的右侧板右侧壁上设有向左伸出的右面板,右托板与右面板构成向左开口的虎口状,右侧板的顶端设有向右侧伸出的顶面板,右面板的左端部设有由公榫或者母榫构成的第二拼接部,在右面板的底面设有第三凸起部;在左托板、左面板构成的虎口与右托板与右面板构成的虎口内插接横梁,在第一拼接部与第二拼接部上插接有作业面板,在所述作业面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第三凸起部及第一凸起部与横梁上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刚度好、成批生产制作成本低,作业施工防滑性能好,外形美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高处作业吊篮用底板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竖直设置的左侧板11与右侧板21,左侧板11的底端设有向右伸出的左托板12,在左托板12上方的左侧板11右侧壁上设有向右伸出的左面板13,左托板12与左面板13构成向右开口的虎口状,左侧板11的顶端设有向左侧伸出的顶面板14,左面板13的右端部设有由公榫或者母榫构成的第一拼接部,在左面板13的底面设有第二凸起部16;相应地在右侧板21的底端设有向左伸出的右托板22,在右托板22上方的右侧板21右侧壁上设有向左伸出的右面板23,右托板22与右面板23构成向左开口的虎口状,右侧板21的顶端设有向右侧伸出的顶面板24,右面板23的左端部设有由公榫右侧板21的顶端设有向右侧伸出的顶面板24,右面板23的左端部设有由公榫2或者母榫3构成的第二拼接部,在右面板23的底面设有第三凸起部26;在左托板12、左面板13构成的虎口与右托板22与右面板23构成的虎口内插接横梁1,在第一拼接部与第二拼接部上插接有作业面板,在所述作业面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凸起部6,第二凸起部16、第三凸起部26、第一凸起部6与横梁1上表面接触。
所述作业面板既可以为单块板状,也可以为多块插接成一体的板状,此时可以包括左侧底板31、中心底板41与右侧底板51,它们通过各自两侧边设置的公榫2或者母榫3插接成一体,并在左侧底板31、中心底板41与右侧底板51的底面分别设有第四凸起部36、第五凸起部46与第六凸起部56,由第四凸起部36、第五凸起部46与第六凸起部56构成第一凸起部6。第二凸起部16、第三凸起部26与第一凸起部6为各自底面向下伸出的“L”形、“J”形弯折板体构成或者三棱柱状构成。
在顶面板14的左边缘设有一段向下伸出的弯折部17,在顶面板24的右边缘设有一段向下伸出的弯折部27。在顶面板14上设置有贯穿该板体的固定孔眼18,在顶面板24上亦设置有贯穿该板体的固定孔眼28。
所述公榫2包括与各自板体边缘相连的下折边4,下折边4的底端连接向各自板体外侧横向伸出的插板5,由下折边4与插板5构成公榫2。
左侧底板31、中心底板41与右侧底板51的顶面分别设有与各自板体成一体式的第一凸棱32、第二凸棱42与第三凸棱52。这些凸棱既具有加强筋的作用,又具有在作业时防止打滑的作用。
按图1的断面的形状先制成左侧底板31、中心底板41与右侧底板51,其长度可以按照企业标准而定。并将这三块底板用各自侧边的公榫2、母榫3拼接,插入若干根底板横梁1,按技术要求将左侧底板31的第四凸起部36、中心底板41的第四凸起部36、右侧底板51的第四凸起部36以及左面板13底面的第二凸起部16与右面板23底面的第三凸起部26和横梁1上表面间断焊接成一体。
顶面板14与顶面板24的上平面上分别有按要求设置的固定孔眼18与固定孔眼28,将此孔眼和吊篮框架9的底边上的对应孔眼中插入螺栓并紧固,此乃吊篮框架9底板和顶面板14以及顶面板24的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杰,未经吴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防水哑面PP合成纸
- 下一篇:双流向硬密封高温高压球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