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发电机组的布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542.0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肖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发电 机组 布风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发电机组的布风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风冷发电机组内部调配风量的布风器,属于发电机组的空气流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传统的风冷内燃发电机组,通常在底盘上或机罩上的不同位置设置进风口,这些位置的选择常常与发电机组内部某些需要加以冷却的部件所处位置有关。但是,实际上发电机组内部对冷却风流向及流量的分配有着更为具体的需求,若要采用已有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上述具体需求,则可能要在发电机组的底盘及壳体各处开许多通风孔,这首先将影响到发电机组外形的美观,同时也对底盘与壳体的加工提出了许多附加要求,使得加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风冷发电机组的布风器,可以引导、分配冷却风,对发电机组内局部空间不同方位布置的多个发热部件实施有针对性的冷却,能增加冷风与特定发热表面的接触机会,在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强了特定部位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发电机组底盘,布风器安装在发电机组底盘上,特征是所述的布风器由布风板和后围板围成风道,风道进口设在风道的下部,风道出口设在风道的上部。
所述的布风板上面开有一组布风孔,布风孔以阵列形式排列。
所述的布风板的宽度不小于与之相对布置的电器散热片的宽度,布风板的一端设有加强板。
所述的加强板与布风器后围板的底部均具有一个折弯构造,构成布风器的安装底面,所述折弯构造上开有一组安装孔,通过这组安装孔,布风器可以用螺栓牢固地安装在底盘上。
所述的布风器可以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风道出口。所述风道出口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所述的风道出口可以加装一定长度的引风管。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布风器技术,可以引导、分配冷却风,对发电机组内局部空间不同方位布置的多个发热部件实施有针对性的冷却,增加了冷风与特定发热表面的接触机会,在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强了特定部位的冷却效果;冷却风从布风器的多个布风孔同时转向吹向电器散热片,在散热片的几乎全部表面上同时产生冲击与扰动,将会使换热表面的紊流作用大大加强,换热效率明显提高;使用布风器还可以减少甚至取消发电机组在机罩上设置的进风口,这将简化发电机组机罩的加工工艺,降低制造成本;由此还带来了进一步的好处,即由于进风口数量减少,在发电机组外观设计方面将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从而使产品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布风器在发电机组中的安装位置及其分配、引导冷却风流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布风器在底盘上的安装姿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布风器的立体图。
图4是面向本实用新型布风器布风板观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A-A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将布风器后围板局部剖开后所看到的布风板背面的布风孔,以及透过布风孔可以见到的电器散热片示意图。
图8和图9是本实用新型布风器布风孔的另外两种孔形及其排列方式。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三个风道出口的布风器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盘1、主风道11、配风口12、引风道13、发动机发电机总成2、发动机风扇21、机罩总成3、主电器单元4、电器散热片41、控制单元5、布风器6、布风板61、布风孔611、加强板612、布风器后围板62、风道63、风道进口64、风道出口65、安装孔66、机组前端F。
如图1所示,机罩总成3将发动机发电机总成2、主电器单元4和布风器6等包容在其内部空间,布风器6安装在底盘1上,靠近机组前端F端,布风器6下端的风道进口64与底盘引风道13向上的出口相对应,发动机发电机总成2装在远离机组前端F的另一端,主电器单元4安装在发动机风扇21与布风器6之间,主电器单元的电器散热片41由一组垂直走向的相互平行的散热翅片组成,贴近布风器6布置,控制单元5位于布风器6的上方。
图2所示,布风器6在发电机组底盘1上的安装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