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680.9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1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加俭;朱俭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三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20 | 分类号: | B24B2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砂光机张紧辊 支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带砂光机,尤其涉及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属于砂光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宽带砂光机主要由机架、电机、传动装置、砂辊、张紧辊、砂带、送料机构等组成。砂辊经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张紧辊经轴承座安装于支承梁上,支承梁经张紧支承装置与机架相连接,张紧辊通过张紧支承装置可沿上下方向平行移动;在砂辊和张紧辊之间套有砂带,通过张紧辊的移动,可改变与砂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砂带的装卸及张紧。另设置有张紧压力调节装置,以调节砂带张紧力。送料机构送进工件,电机经传动装置驱动砂辊或张紧辊,带动砂带旋转,以砂削工件。
现有技术,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为:一是仅通过支承梁中间的气缸支承并张紧;二是支承梁中间为铰接轴支承,仅两端采用一对气囊张紧。其不足之处是:张紧辊张紧砂带时,张紧辊支承梁受力部位仅为中间一点或两端两点,受力点少,支承梁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张紧辊运转的平稳性,最终降低砂光机的工作精度及运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旨在有效解决张紧辊支承梁的变形问题,提高砂光机的工作精度及运行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张紧辊安装于支承梁上,砂辊安装在机架上,支承梁与机架采用张紧支承装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支承装置包括中心张紧支承机构和侧张紧支承机构,所述中心张紧支承机构位于支承梁的中间部位,所述侧张紧支承机构设置在中心张紧支承机构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上述的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在所述中心张紧支承机构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侧张紧支承机构,其中一对侧张紧支承机构分布在支承梁的两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所述中心张紧支承机构采用铰支气缸或铰支轴。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所述侧张紧支承机构采用柔性气缸或气囊或机械弹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在张紧辊支承梁仅通过中间气缸张紧或两端采用一对气囊张紧的技术基础上,于中心张紧支承机构两侧对称部位增加一对或一对以上侧张紧机构,中心张紧支承机构及增加的一对或一对以上侧张紧支承机构同时张紧。支承梁受力点增加为三点或更多,随着受力点增加,支承梁产生的变形相应地显著减小,充分解决了支承梁变形问题,有效提高了砂光机的工作精度及运行寿命,具有极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1—砂辊,2—张紧辊,3—砂带,4—机架,5—中心张紧支承机构,6—侧张紧支承机构,7—支承梁。
具体实施方式
宽带砂光机,主要包括砂辊1、张紧辊2、砂带3、机架4、传动皮带轮装置及电机,砂辊1为主动辊,张紧辊2为被动辊,在砂辊1和张紧辊2之间套置有砂带3,为保证砂带3的张紧力,在砂辊1和张紧辊2之间设置有可调装置,以方便地调节两辊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的宽带砂光机张紧辊的张紧支承装置,砂辊1经轴承座安装在机架4上,张紧辊2经轴承座安装于支承梁7上,支承梁的中间部位连接有中心张紧支承机构5,中心张紧支承机构5与机架4相连接。砂辊1和张紧辊2之间套有砂带3。在中心张紧支承机构5的两侧还对称设有一对或数对侧张紧支承机构6,根据宽带砂光机的工作宽度而定。通常设有两对侧张紧支承机构,其中一对侧张紧支承机构分布在支承梁的两端。具体设计时,中心张紧支承机构5采用铰支气缸或铰支轴,中心张紧支承机构两侧的侧张紧支承机构6采用柔性气缸或气囊或机械弹簧。如果中心张紧支承机构5采用铰支轴,则支承梁上共有四个支承受力点;如果中心张紧支承机构5采用铰支气缸,则支承梁上共有五个支承受力点。
本实用新型在张紧辊支承梁仅通过中间气缸张紧或仅两端采用一对气囊张紧的基础上,在中间铰支气缸或铰支轴两侧对称部位增加一对或一对以上柔性气缸,当张紧辊张紧砂带时,支承梁受力点增加为三点或更多。支承梁受力点增加,则产生的变形相应地显著减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张紧辊支承梁变形问题,显著提高了砂光机的工作精度和运行寿命。对于工作宽度为6英尺至8英尺的宽带砂光机,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尤其明显,值得推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三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三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