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组合油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881.9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5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姜旭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旭锦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11413江苏省仪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上的配件,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刮油的新型组合油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活塞环制造厂生产的油环普遍采用三片式结构油环,即在上、下刮片环之间设置内衬环,其工作原理是当活塞上下运动时,依靠内衬环的压力,使刮片环紧贴在汽缸内壁,将多余的油从汽缸上刮下,同时靠内衬环的波形结构来保证油路的顺畅。但现在内衬环的形状大多为U形,这种结构的内衬环弹力不均匀,磨损比较严重,长时间使用后刮油效果不好,且其空隙不大,回油性能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油效果好、回油性能好的新型组合油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在上下两刮片之间设置有内衬环,所述的内衬环形状为由多个成一体结构的单元组成的圆形,各单元为S形,内衬环各单元上下面内侧均设有小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内称由若干成s形结构的单元组成,弹力分布均匀、摩擦小,同时其空隙较大,具有良好的回油能力,同时在内衬环各单元上下面的内侧设有小凸起,该小凸起可形成上下刮片的一个限位结构,使其安装更为简便、可靠、确保刮油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组成内衬环的各单元及它们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内衬环、2为小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它在上下两刮片之间设置有内衬环1,所述的内衬环1形状为由多个成一体结构的单元组成的圆形,各单元为S形,内衬环1各单元上下面内侧均设有小凸起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旭锦,未经姜旭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