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涨闸自动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917.3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9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桂明 |
主分类号: | B62H5/18 | 分类号: | B62H5/1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12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自动 防盗锁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用改进的涨闸自动防盗锁。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用涨闸防盗锁有弹子式、密码式及电动式,其中,中国专利200420026046.2公开了一种由特种电机、传动片、弹簧等组成的自动涨闸锁,该锁体积大,造价高,安全防盗效果不佳。
为此,本申请人申请了申请号为2006200774200名称为“涨闸自动防盗锁”的专利,所述涨闸自动防盗锁由涨闸、锁体组件和电控组件组成,锁体组件、电控组件与涨闸置于同一壳体内。
所述刹盘的外壁上开有锁孔。
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芯组件和限位轴组件,其中,
锁芯组件由锁芯、压簧、凸缘、磁力线圈组成,上述锁芯为一可轴向位移的杆状体,该杆状体的轴心线垂直于刹盘的切线方向,杆状体的前端小于刹盘外壁上的锁孔内径,杆状体的前部开有凸缘,杆状体的后部外侧装磁力线圈L1,所述凸缘为前小后大的管状台阶体,所述压簧套在凸缘后侧的锁芯杆状体上。
所述限位轴组件由与凸缘相适应的杆状限位轴、套装于杆状限位轴外侧的磁力线圈L2及置于限位轴后端面的压簧组成,所述限位轴垂直于锁芯杆状体。
电控组件由一只继电器,两个可控硅,两个磁力线圈L1、L2,一只稳压二极管,一只微动开关,一只电解电容器及三只电阻组成,其中:电动车电源正极接总成开关K1,总成开关K1接微动开关K2与R3的连接端和可控硅VT2的阳极与继电器K的定触点2的连接端,微动开关K2的另一触点接可控硅VT1的阳极与R1的连接端并通过R1与可控硅VT1的控制极相接,可控硅VT1的阴极与磁力线圈L1相接:可控硅VT2的控制极通过R2与继电器K的定触点3相接,可控硅VT2的阴极与磁力线圈T2相接,稳压二极管的阴极接R3与继电器K的线圈L3的连接端,电解电容器的正极接继电器K的动触点1。
当打开总成开关,电动车电源触发电控组件中的可控硅,套在锁芯上的磁力线圈L1得电,使套在锁芯延伸部的压簧压缩,锁芯后移,杆状体前端从刹盘外壁的锁孔上脱出,锁开启,同时限位轴轴向位移至凸缘,对其限位。当关闭总成开关,电解电容器放电触发可控硅,套在限位轴的压簧压缩,限位轴释放对凸缘的限位,锁芯向前运动伸入锁孔,锁被锁上。
上述技术的不足在于:上述电控组件中使用继电器,其机械触点的稳定性差,使用时易产生拉弧现象,工作温度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稳定性更好的电动车用改进的涨闸自动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改进的涨闸自动防盗锁,由涨闸、锁体组件和电控组件组成,锁体组件、电控组件与涨闸置于同一壳体内,其中,
所述刹盘的外壁上开有锁孔,
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芯组件和限位轴组件,其中,
锁芯组件由锁芯、压簧、磁力线圈组成,上述锁芯为一可轴向位移的杆状体,该杆状体的轴心线垂直于刹盘的切线方向,杆状体的前端小于刹盘外壁上的锁孔内径,杆状体的前部开有凸缘,杆状体的后部外侧装磁力线圈L1,所述凸缘为前小后大的管状台阶体,所述压簧套在凸缘后侧的锁芯杆状体上;
所述限位轴组件由与凸缘相适应的杆状限位轴、套装于杆状限位轴外侧的磁力线圈L2及置于限位轴后端面的压簧组成,所述限位轴垂直于锁芯杆状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组件由两只电解电容器C1、C2,两个磁力线圈L1、L2,两只三极管Q1、Q2,电阻R1、R2、R3、R4、R5、R6,电动车电源、电动车总成开关组成,该电动车总成开关为单极双位拨动开关,
其中,电动车电源的正极连接单极双位拨动开关,
单极双位拨动开关中的一位B接电阻R1和磁力线圈L1,经电阻R1后,一路通过电阻R3接电源的负极,另一路经电解电容器C1接三极管Q1的基极及电阻R5后接电源的负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磁力线圈L1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的负极;
单极双位拨动开关的另一位A接电阻R2和磁力线圈L2,经电阻R2后,一路通过电阻R4接电源的负极,另一路经电解电容器C2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及电阻R6后接电源的负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磁力线圈L2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源的负极。
上述结构中,R1、R2为限流电阻,R3、R4为释放电阻,R5、R6用于稳定温度,同时防止电位飘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桂明,未经姚桂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摩托车固定防盗装置
- 下一篇:液相外延用双层石英管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