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体测温人工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4082.5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7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孔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学明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5/0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温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气道,尤其是一种可以监测人体或动物中心体温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主要用于麻醉复苏领域、急救医学以及动物实验(包括兽医医学)的应用。
背景技术
手术中,病人的体温监测已成为常规的临床监测指标,尤其在全身麻醉下更是如此。准确的体温监测,直接关系到术中病人管理,以及术后病人恢复。
临床应用的体温监测包括体表体温监测、体腔体温监测、以及中心体温监测。由于食道内的体腔体温监测相对体表体温而言,则更准确,更可靠,更接近中心体温。因此,通常的操作方法为,在全麻下、气管插管后,经口腔将一根约45cm长的温度探头放入气管后方的食道内,大约在心脏后面的位置,而将其体外部份的导线连接到监测仪上,用以体监测。这种温度监测方法有其不足之处,第一,需要除气管插管以外的另一个操作。如遇到操作困难,不光花费时间,还有增加并发症的可能;第二,该食道探头将占据一定的口腔及食道空间,可能对口腔内手术,食道手术,以及放置胃管等造成不便,任何影响或改变食道探头的位置,都可能影响体温监测的准确性及连续性;第三,额外的连线也需要麻醉师的时间去整理;第四,如果使用喉罩(LMA)全麻时,则基本不能采用这种方式监测体温。
设计人想到,如果能够通过人工气道来监测体温,则可弥补上述食道体温监测探极所造成的不足之处。人工气道一般是指临床所使用的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以及喉罩。现有气管道管的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即远端)和体外端(即近端)的人工气道导管、充气气囊以及气囊充气装置,充气气囊位于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内端附近,气囊充气装置通过一根充气管与充气气囊连接。充气气囊充气后,可起到人工气道导管外的上下隔离作用。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外端(即近端)可与麻醉机或呼吸机相连接。现有的人工气道不具有测温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人工气道存在无法对腔体测温的主要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腔体测温人工气道,用以满足中心体温监测的需要。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其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和体外端的人工气道导管、充气气囊以及气囊充气装置,充气气囊位于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内端附近,气囊充气装置通过一根充气管与充气气囊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具有一个位于导管体内端的温度探测电极,以及嵌于导管管壁内的传导导丝,所述传导导丝的一端为探测端,与温度探测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为外接端,位于导管的体外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传导导丝的外接端连接温度显示器或体外多功能监测器,即可实现温度监测功能。在气管导管插管或放置喉罩的同时,既可获得需要检测的体温信息。气管导管插管后,其体内端(末端)位于胸腔内,介于心脏的后方,食道之前方,温度探测电极位于比食道探极更靠近心脏的位置,探测到的体温则接近于中心体温,使之获得准确的体温监测并具有连贯性。这种新型气管导管将为目前临床体温监测方法,增加一个新的选择途径,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操作的简化,管理的简化,将可缩短麻醉准备、麻醉操作的时间,从而减少病人在手术室所需的时间;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精确的探测体温,一般情况下无需放置食道探极,因此可避免因置放食道温度探极所致的并发症或局部损伤;同时可使口腔及食道空间相对扩大,便于口腔内操作,也便于置放胃管;也使术中调整病人体位,或调转手术台等提供方便;部分地减少繁索的连线;减少医用废弃物的容量;而且工艺相对方便,成本相对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温度监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度监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如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11和体外端12的人工气道导管1、充气气囊2以及气囊充气装置3,充气气囊2位于人工气道导管1的体内端11附近,气囊充气装置3通过一根充气管4与充气气囊2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具有一个位于导管体内端11的温度探测电极5,以及嵌于导管1管壁内的传导导丝6,传导导丝6的一端为探测端61,与温度探测电极5电连接,另一端为外接端62(参见图2),位于导管的体外端12附近。本实施例中,温度探测电极5嵌于人工气道导管1的体内端11管壁内,也可以嵌于充气气囊2的囊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学明,未经何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0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密封盖的包装和填充该包装的方法
- 下一篇:油门踏板装置